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这一场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国家政权的统一B.农耕文明的扩展
C.种族和文化的认同D.宗法制度的形成
2 . 周初号称“千八百国”,春秋时还剩一百四十八国,战国初仅余七大国与十几个小国了。由此现象可以推断(  )
A.周王朝民族融合不断加强B.战国时期统一趋势渐现
C.先秦列国纷争局面结束D.必将由一国统一天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炎黄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可。这反映了(        
A.实现统一成为社会共识B.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民族矛盾已经逐渐消亡D.血缘是维系国家的纽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
2019-01-30更新 | 2201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沫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B.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
C.新兴地主产生、奴隶主贵族势力完全消失
D.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