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孔子是一位既为实现理想而奔波劳苦,又将精神生活处理得风雅诗意的人物,孔子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孔子力求“乐正”意在(       
A.实现积极入仕理想B.满足风雅诗意生活诉求
C.恢复西周礼乐制度D.服务统治者争霸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发展为“仁义礼智信”五常。此后,“五常”一语频频出现在史籍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这说明(       

A.战国思想家开创儒家思想学说B.孟子对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视
C.西汉时儒学独尊地位逐步确立D.中华传统伦理规范逐渐形成
3 . 孔子在教育方面成就显著,他的有一教育思想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该思想是:(     
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道法自然D.无为而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观察下图,孔子在讲学中向其弟子阐释的为人处世之道应是(     

杏坛讲学图
A.政在大夫B.学而优则仕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D.内圣外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A.无为而治B.“相生相胜”C.反对苛政D.“兼爱”“非攻”
2023-07-10更新 | 3134次组卷 | 36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A.实录历史事实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D.强调文化差异
2023-06-10更新 | 9476次组卷 | 64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洋浦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孔子“重游”,认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他反对“怀居”、“怀土”,将此心理和行为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标志,并以“游”作为实现士人“求天下安定之道”理想的途径。孔子的这一思想(     
A.折射出诸子思想的交流与融合B.体现出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
C.受到了当时官僚政治的影响D.反映出人才需求增长导致了礼崩乐坏
8 .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这些现象(     
A.说明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的统一趋势
C.表明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
2023-08-17更新 | 1605次组卷 | 34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春秋时期,某一学派思想观念的核心是“仁”,这一学派主张“克己复礼”“为政以德”。该学派是(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的《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   迨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世臂记园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1)材料一中的“三代”是哪三代?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对中国历史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