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如表是关于孔子“仁”的学说,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作者观点
林乃燊孔丘的“仁学”,只是华夏族奴隶主范畴的东西。孝悌为仁之本,就一语道破,它是为适应挽救奴隶主阶级摇摇欲坠的宗法金字塔的需要而出笼的。
何法周孔子主张“仁”的学说是“地主阶级的思想体系”,是继承特别是发展了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曲折地反映了农民阶级在封建的经济政治关系中“人”的新地位。 “仁者爱人”这一命题的提出,乃是当时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
斯维至“仁”是奴隶主的思想,但不相信它是反动思想,而认为它“具有贵族民主政治的涵义”。
王文治“仁”实质上只是想在不根本变动旧的所有制、不根本变动旧的阶级关系的条件下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一些调整,客观上却恰恰与旧制度的要求相背离,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
A.都认为孔子“仁”的思想是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由于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能够代表多个阶级的利益
C.对孔子思想“仁”理解不同与时代及学者立场有关
D.因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所以无法取得一致的看法
2024-03-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礼乐文化在森秋以前一直占主流,春秋季世崩坏,周天子大权旁落。孔子作为三代文化的继往开来者,以复兴礼乐为己任,一方面“述旧”,继承三代礼乐文化; 另一方面因革损益,创立“仁学”,建立仁、礼合一学说,纳仁入礼,将三代文化提升到哲学高度。由孔子开创的儒学。不但在“轴心时代”确立了显学地位,而且在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大流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影响十分深远。 为适应文化下移,孔子公开收徒讲学,提出 “有教无类”主张。相传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晚年修订六经,使三代文化得以流传后世。

——摘编自宋云生《论孔子对三代文化的继承与提升》

材料二 欧洲启蒙运动时期, 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 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 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搞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在中华文化发展方面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文化传入欧洲的原因及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孔子认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商鞅则说,“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事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据此可知,他们(       
A.强调反思西周的礼教B.主张为政应因时而变
C.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D.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诸子对劳动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论语·子路》中说,“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春秋时期的敬姜教育子弟“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墨子教育子弟“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摘编自何杨勇《先秦儒道墨三家的劳动教育思想与启示》

材料二   英国经济学家贝勒斯是提出学校劳动教育思想的先行者,他认为,必须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他提出要创办工业学校,“工业学校应使富人有利可图,使穷人能过上一种丰衣足食的生活,使青年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亚当·斯密(17231790年)也说:“假使普通人民的儿童有时在学校学习的但于他全无用处的一知半解的拉丁文取消不教,而代以几何学及机械学的初步知识,那么,这一阶级的文化教育,也许就会达到所可能达到的最完善程度。”

——摘编自徐辉《从生产性到育人性:西方劳动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先秦的劳动教育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英国劳动教育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023-08-29更新 | 21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抱朴子·诘鲍篇》:“囊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空泛而无束缚),恢尔自得,不竞不营,无紫(牵绊)无辱。”与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的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6 . 美国教科书《世界历史》中写道:中国古代“道家像儒家一样,并不关心宇宙的深层意义,而是试图说明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方式。”由此可见,道家和儒家共同关注(     
A.社会生活B.王朝统一C.自然规律D.道德规范
7 . 《论语》记载,孔子的雅言仅用于《诗》《书》和《执礼》,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及实践(     
A.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B.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C.注重借鉴外来思想成果D.兼具学术研究和政治统治双重功能
2023-06-02更新 | 490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等5校2022-2023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春秋时期孔子言论是后世研究其思想的重要依据。
孔子言论摘录表
孔子言论文献出处
孔子素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圣德”,力主“泛爱众”“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雍也》
《论语·尧曰》
鲁衷公问为政,孔子对以“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孔子家语·贤君》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孔子主张“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表中的言论,反映了孔子(     
A.为适应时代的需要主张平均主义B.将富民视为治国安邦的目的
C.倡导为政者减轻广大民众的负担D.规劝为政者应加强教化民众
2023-05-04更新 | 636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3届高三4月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9 .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中国古代是极其重要的事项,祭祀典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的祭祀有祭天地、祭圣贤、祭先祖等。下表所示为有关中国祭祀活动的图片及介绍。   

图片介绍
北京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中国古代有“冬至日,祭天于地上之园丘”的制度,被后来中国历朝历代帝王所奉行,祭天成为统治者的专有权力
孔庙又称文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传统的中国城市都有文庙,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黄帝被称为中华人文初祖,清明节祭祀黄帝包含着华夏儿女报本返始、慎终追远和民族认同的深刻意涵
宗祠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产生于周代,在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倡导 下逐渐普及化。明清社会宗族及宗祠在凝集社会力量、维持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取表中一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才能达到平衡。孔子和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A.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B.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C.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2023-04-17更新 | 344次组卷 | 4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荆州中学、荆门市龙泉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