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灵渠位于今广西兴安附近,是一条连接湘江与漓江的人工运河。在湘江中用巨大的石头垒成前锐后钝的分水坝,将湘江水一分为二,一支由南渠引入漓江,一支沿北渠回流入湘江。南北二渠总长34千米,构成灵渠的主体。

这条于公元前214年建成的运河,分湘入漓,北水南调,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开拓了南北水运通道,“溉田万顷”,为秦国随后深入岭南的数十万大军的后勤供给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为秦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等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代修筑的长城,故迹已难探寻,而这条在近代被称作“兴安运河”的水道,历代修缮利用,“皆循其故道,因时而损益之,终不能独出新意,易其开辟之成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灵渠被确定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灵渠的历史作用。

2 . 本来封建时代,在内管家称“宰”,出外做副官称“相”,所以照历史传统讲,宰相本来只是封建时代贵族私官之遗蜕。但正因如此,所以在秦汉时代的宰相,不但要管理国家政务,还要管理皇帝的家务。这反映出
A.秦汉的政治体制是先秦政治的延续
B.宰相拥有至高无上的广泛权力
C.中国古代政治具有家国一体的特征
D.宰相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2018-11-17更新 | 506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秦朝的大一统

材料一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嵌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里耶秦简(部分)
(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文字:“迁陵洞庭郡”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结合文字内容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5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今包头市九原区),抵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堑山堙谷,直通之。”这一举措
A.加强北部边防B.使“西南夷”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
C.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D.突出了秦始皇至高无上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信息出自于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该表反映出
时期时间起止诸侯国数量变化战争爆发频率(次)战争爆发次数(年平均)没有战争的年份(年)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123—22031.85990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27—11501.527105

A.大一统成为大势所趋
B.和平发展占据主流
C.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
D.战争规模不断扩大
2019-05-19更新 | 403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秦汉时期,它位居上卿,银印青绶,职掌副丞相,秩二千石,作为首要监察官员,是监察制度的核心所在”。“它”指的是(     
A.御史大夫B.监御史C.太尉D.尚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关中是秦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下图对关中地区位置标注准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3-13更新 | 8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秦朝统一中国的功绩并没有随着秦朝的灭亡而泯灭,新朝代继之勃兴,并且延续达四百年。据此可知
A.儒家独尊的地位已经确立
B.文化专制开始体现
C.大一统思想得以延续
D.汉朝推翻了秦朝的暴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