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记载,在秦王更号为皇帝、实行分封制度还是郡县制度、封禅和“焚书”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经过激烈争议,最后由皇帝裁断。秦始皇的这一做法(     
A.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B.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是为了便于管控地方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2 .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自今以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B.世袭制与集权制
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D.宗法制与郡县制
2022-10-25更新 | 758次组卷 | 63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嬴政)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由此可见
A.郡的建制在秦统一前已经存在B.郡的建制开始出现于秦的统一战争中
C.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普遍设置郡D.郡的设置是加快秦统一的最关键因素
4 . 为了控制辽阔的国土,秦始皇下令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工程。《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蒙恬所通的“道”指的是
A.长城B.直道C.灵渠D.五尺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今包头市九原区),抵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堑山堙谷,直通之。”这一举措
A.加强北部边防B.使“西南夷”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
C.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D.突出了秦始皇至高无上的地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学者指出,秦汉时期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

①这是中央集权制度创建、健全并得以初步确立的时期;

②这是由文化多元走向文化思想相对统一并确立社会主导思想的时期;

③这是一个以开放和发展为主题的大时代……

公元382年,前秦苻坚执意伐东晋,苻融劝阻说:“国家本戎狄也,正朔会不归人。江东虽微弱仅存,然中华正统,天意必不绝之。”《魏书》中记载,韩显宗给孝文帝的上书中谴责南朝汉族统治者说:“自南伪相承,窃有淮北,欲擅中华之称。”


(1)结合所学,为以上分论点分别列举出相应的史实论据。
(2)阅读材料,苻融对前秦政权和韩显宗对北魏政权的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2021-10-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说文解字》记载,“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可见秦国对农业经济的重视。下列史实与之无关的是
A.授田于百姓B.统一度量衡C.重农抑商政策D.都江堰工程
8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之罘立石刻辞颂德,称“禽灭六王,阐并天下,甾害绝息,永偃戎兵。”此材料意在铭颂秦始皇
A.统一六国B.建立皇帝制度C.设立郡县D.征服南方越族
9 . 《汉书.朱博传》记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这表明御史大夫
A.执掌监察职能B.主要牵制相权
C.实为百官之长D.处理全国政事
10 .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伐邽冀戎后“初县之”,以及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初县杜郑”。据此可判断
A.西周分封制已瓦解B.春秋时期县制已经初创
C.秦始皇推行郡县制D.秦国商鞅普遍推行县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