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87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秦简记载,当时曾出现官吏迷路不知道上任的具体地点、县丞不熟悉律令、赋敛执行不力等情况。这些情况整体说明秦朝(     
A.国家治理尚需完善B.交通运输系统落后
C.基层官吏素质低下D.文书行政机制滞后
2024-06-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三重教育高三下学期考前巩固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里耶秦简是秦朝洞庭郡迁陵县的官府档案。其中记载,县府公务借用驿站马匹,搭乘与公务无关的人员,或用于其他用途,距离一里以上,视同贪赃,参照偷盗的相关律令处罚。这反映出秦朝(     
A.基层治理成效显著B.律令制度细密严苛
C.重视偏远地区开发D.文书档案保存完整
2024-01-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睡虎地秦简《效律》记载,国家规定经营商贾和客店的不准立户,不分给田地房屋;此类人在三代以后才准许做官;商贾带头不耕种要杀之,且罚其同族弟兄从军。此举旨在(     
A.规范商业活动B.维护统治基础
C.降低商人地位D.增加政府收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据《汉书》记载,驰道宽五十步(约今69米),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秦始皇修建驰道的根本目的是(       
A.改善国内交通B.维护君主专制C.加强中央集权D.巩固秦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史料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东巡刻石提出了“义”的规范:“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这种“义”的规范本质意图在于(     
A.凸显专制皇权的政治功绩B.巩固儒家倡导的等级秩序
C.践行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D.落实家庭伦理的具有要求
7 . 《史记》记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据材料可以推知
A.秦朝中央集权尚不完善B.丞相制度能减少决策失误
C.皇帝权力受到丞相制约D.赵高叛乱导致秦朝灭亡
8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B.相权严重威胁了皇权
C.宰相制度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灭亡的危险
2021-12-07更新 | 435次组卷 | 57卷引用: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
A.证明天子权力来源的合法性B.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
C.宣扬天人合一思想D.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2021-03-29更新 | 208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秦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语。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

——摘编自《睡虎地秦墓竹简》

材料二:秦灭六国,“六合为一”,货币的混乱状态,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直到公元前210年才最终统一了全国货币。秦兼天下统一币制后,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币制,意义至为重大。尽管秦行暴政短促而亡,但其统一货币之功,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摘编自《秦汉币制改革略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币制改革的原因,分析秦朝币制改革的意义。
2020-11-25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