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里耶秦简记载,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湖南迁陵等地以秦的衡器“铁权”代替原来的楚衡。这说明当时
A.秦已统一了迁陵等地B.秦已在全国统一度量衡
C.郡县制已经在全国推广D.秦的暴政激起人民反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
A.证明天子权力来源的合法性B.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
C.宣扬天人合一思想D.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2021-03-29更新 | 206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玉林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在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以及有关封禅和“焚书”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最后由皇帝裁决。这种议事制度被称为朝议制度。这种制度(        )
A.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表明秦始皇注重监察制度建设
C.减少了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D.极大提高了秦朝军队的战斗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秦昭王“取郢为南郡”……秦庄襄王“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秦统天下的时候,“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争霸战争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进程B.国家统一成为设置郡县的必备条件
C.秦统一进程与国家体制变革相结合D.秦国的官僚政治已取代了贵族政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汉班固的《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百官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九卿
2019-10-2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据此可知
A.秦始皇开始认识到焚书坑儒错误
B.秦朝并未完全摒弃儒家治国思想
C.历史叙述难以摆脱主观因素影响
D.《史记》所载历史不符合历史事实
7 . 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记载,只涉及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A.巩固君主专制皇权的需要
B.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
C.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
D.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
2018-01-20更新 | 430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它(小篆)字体整齐划一,布局紧凑,笔画匀称,明显改变了六国文字那种构造繁杂,难写难认的弱点。在秦代,……由于隶书笔画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

——【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

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1918年钱玄同发表的《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有哪些。秦代文字由篆书向隶书的演进反映了文字演变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汉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的主要理由有哪些?对于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2017-11-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港南中学2017—2018年度高二上学期9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但在秦代的历史中却未出现官员出任太尉的记载。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焚书坑儒”致使秦代史书遭到严重损毁
B.秦始皇为巩固个人军权并未实授这一职务
C.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一事为后世臆想猜测
D.秦朝统治的短促使得秦始皇未能任命太尉
10 . 根据材料和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荚水萆,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
材料二: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 (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对来到敦煌的西域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 (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估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                                          ——材料二、三据《三国志》
(1)两汉时,途经祁连山、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被称做什么?材料中匈奴人离开此地是由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
(2)结合史实概括说明秦汉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北方、西北、南越地区治理的?
(3)秦汉王朝开拓边疆有何积极意义?
(4)据上述两段材料,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发生的主要变化。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016-11-18更新 | 10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