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图片不准,缺失),图中①处应填写(     
A.郡守B.刺史C.节度使D.转运使
2024-03-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最能对中华民族形成稳定共同体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     
A.推行郡县制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C.统一文字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024-03-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74次组卷 | 33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秦统一后的国家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中央一郡县”一元化的行政体制(       
A.直接体现了儒家的大一统理念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C.有效巩固了秦王朝统治D.展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秦王嬴政在统一过程中采取的部分措施。其措施旨在(     

序号

举措

1

灭赵后,迁赵王于房陵(今湖北房县)。

2

灭魏后,徙魏大梁于丰(今江苏丰县)。

3

灭齐后,迁齐王建于共(金河南辉县)。

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B.加强各地经济交流
C.加快六国文化融合D.削弱地方割据因素
6 . 某学生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的笔记摘录如下,笔记内容反映的是(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A.秦统一的条件B.秦统一的方式C.秦统一的过程D.秦统一的意义
2024-01-3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据史书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秦驰道……始皇命天下修道以备游幸”。下列关于秦朝驰道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文书传送以及政令传达               ②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
③是秦朝道路交通网的重要组成               ④便利了皇帝到各地巡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7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观察下方秦国和六国劳动力耕作能力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每户人均面积家庭平均人口数家庭平均劳动力数劳动力耕作人均面积
六国100(亩)8(人)3.5(人)28.57(亩)
秦国108(亩)5(人)2(人)54.00(亩)
A.七国的劳动力耕作水平差距很小
B.秦国家庭劳动力明显不足
C.耕作能力强是秦统一的重要条件
D.六国采用集体劳作的方式
2024-01-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面是某高一学生在学习秦朝历史后摘录的笔记。笔记内容反映的是公元前 230—前 221 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A.秦统一的背景B.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C.秦统一的过程D.秦统一全国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汉司马迁认为:“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他肯定了秦朝的(     
A.世袭制B.“焚书坑儒”C.中央集权制D.严刑峻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