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B.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C.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
2023-04-06更新 | 157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6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 . 统一六国后,秦王朝为了“行同伦”而开展大规模的“整饬异俗”活动,“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这一举措(     
A.加强了君主专制B.规范了纲常伦理
C.传播了儒家思想D.增强了文化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学者在叙述秦始皇“焚书”事件时列举了下表史料。该学者列举史料旨在说明(     
史料出处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史记·秦始皇本纪》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
A.焚书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B.秦始皇并未下令焚烧书籍
C.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D.焚书事件造成了文化断层
4 . 某学者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伴随着这一制度产生的新名号,成为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崇拜最高权力的奴性意识。”“这一制度”出现的时期是(     
A.唐朝B.秦朝C.汉代D.西周
2023-03-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提出:“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武《郡县论》中写到:“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据材料,郡县制(     
A.有利于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B.构建了中央与地方的官僚体系
C.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治理的需要D.扩大诸侯权力并削弱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据材料推知,秦走向统一的过程中(     
A.重视实行广纳贤才的用人政策B.通过变革制度为崛起准备条件
C.对诸侯国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D.政治优胜奠定军事胜利的基础
7 .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000多支,大部分是秦朝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如《秦律十八种·置吏律》记载:官府的啬夫如果不在,叫办事不出差错的有爵位的人或令史代理,不要叫官府的佐、史代理。由此可见,这些出土文献对秦律的记载(     
A.证实秦朝刑法严苛、轻罪重罚B.印证、纠正、补充传世文献的不足
C.续接“焚书”销毁的先秦文化D.印证秦朝重视尚武的法家治国理念
2023-02-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朝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莫(暮),以辄相报也。书有亡者,亟告官……书廷辟有曰报,宜到不来者追之。”“隶臣妾老弱不可诚信者勿令”,即男奴、女奴、年老体弱以及不足信的人,不要派去递送文书。这反映了秦朝(     
A.重视保障文书传递的及时性B.以严刑峻法治理天下
C.重新调整了国家的行政区划D.建立全国性邮驿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秦始皇曾公开宣称“上农除末”。里耶秦简记载,一个名叫“枯”的士伍(身份称谓)因娶了商人的女儿为妻,竟受到戍边四年的严厉处罚。这些举措旨在(     
A.保护农业发展B.彰显皇帝权威C.打击商人利益D.整顿商业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先后五次大规模出巡,除西南外,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北、南、东南各地区,每到一处,往往都要刻石立碑,祭祀名山大川,歌颂自己的功德。这些活动(     
A.是秦推行文化专制的重要手段B.具有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使命
C.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秦的灭亡D.消除了关东人民对秦朝的不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