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统一六国后先后采取的重大措施

统一六国(前221年)

称皇帝(前221年)

建郡县(前221年)

统一度量衡(前221年)

统一文字(约前221年)

徙天下豪富12万于咸阳(前221年)

大规模修建通向东方各国的驰道(前220年始)

开始并总共六次外出巡视各地(前220年—前210年)

征岭南并修灵渠(约前219年—前214年)

拆除原关东六国建造的城廓及提防(前215年)

北击匈奴(前215年—前213年)

修长城(约前213年)

焚《诗》《书》、百家语(前213年)

坑方士、术士“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前212年)

修秦直道(前212年)

统一货币(前210年)

——摘自苏力《大国宪制》


根据材料,从中汲取一项国家治理的政治智慧,并予以说明。(要求: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秦人凿破楚咽喉,南北通航贯九州。五岭青云漓水落,三湘黄叶洞庭秋。悠悠岁月添人事,渺渺江波少物流。故道如今成古迹,申遗岂为稻粱谋。”诗中的古迹
A.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B.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C.位于当时的“西南夷”地区D.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 . 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的“秦王”统一六国的时间采用公元纪年法应为
A.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B.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C.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D.公元前二世纪晚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有学者据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认为诸子百家之书被烧了;而另有学者据东汉王充《论衡·书解》中“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认为秦始皇并没有烧诸子百家之书。对此说明正确的是
A.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记载最可信
B.《论衡》作为哲学著作缺乏史料性
C.两部著作中的记载可以相互佐证
D.史料不同得出的历史结论也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