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6 道试题
1 . 汉初律令规定:上级政令文书一旦送达后,要以大扁书形式在市里、官所等地点张布,还要求官吏、士卒和民众及时诵读,官吏巡行时如果发现有不知令的吏卒还会处罚相关责任人。这说明,汉初(     
A.重视国家治理的效率B.地方统治基础得以扩大
C.深受黄老思想的影响D.乡里民情传播渠道畅通
2024-04-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均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问题: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表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2024-03-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史学家通常以“汉承秦制”来说明秦汉两个王朝在很多方面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然而汉初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仍有一些差别,最大的差别是(     
A.中央机构不同B.地方行政制度不同
C.皇帝权力不同D.用人制度不同
2024-03-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学者对居延汉简28户家庭研究后发现,未见一家有两口壮丁或两兄弟都已婚而仍在同一户的情况。这与商鞅变法确立的“二男分异”政策基本一致。这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A.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B.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C.宗法制度影响家庭结构D.小农经济体制逐渐确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吴国封地郭郡所管辖的皖南地区,铜矿储量丰富,且铜质优良。《史记》还记载,“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这可以佐证汉初(     
A.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B.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C.中央集权存在重大隐患D.外儒内法理念影响地方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汉初藩封的历史变迁图。这一变迁(     

A.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B.揭示了土地兼并严重
C.反映了“推恩令”的成效D.表明了人口大量增加
2024-03-10更新 | 11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其言论(       
A.表达了民富国强的愿景B.提出了农本商末的思想
C.阐述了富安天下的道理D.体现了无为而治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陕西某博物馆中的一枚汉代铜镜背面铸有铭文“天禄辟邪曰有喜,上有龙虎四时置,长保二亲乐无事,子孙顺息当大富,侯王寿命长,多贺君家人民昌,四夷皆服中国强”。从中可以提取的历史信息是(     
A.儒家思想思辨化B.豪强势力的膨胀
C.国家观念已形成D.中原文化的扩展
9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印等七国发动叛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景帝于是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此时叛军正在猛攻梁国,但周亚夫并不想直接救援,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计划:“楚军素来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难以取胜。我打算先暂时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再击溃叛军。”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几次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都不为所动。但他却暗中派军截断了叛军的粮道,还派兵劫去叛军的粮食。几天后,叛军大举进攻军营的东南,但周亚夫却让部下到西北去防御。结果在西北遇到叛军主力进攻,由于有了准备,所以很快击退了叛军。叛军因为缺粮,最后只好退却,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取得胜利。这次叛乱经三个月就很快平定了,战争结束后,大家纷纷称赞周亚夫的用兵之道。

——摘编自《汉书·周亚夫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基本做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亚夫能够平定七国之乱的主要原因。
2024-03-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河北卷)
23-24高一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汉承秦制,仍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但有所损益,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但同时“扫除烦苛,与民休息”。汉初做出以上改变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国家统一B.变革中央官制C.发展社会经济D.打击地方豪强
2024-03-03更新 | 10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