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前往西域,在此基础上,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商业通道-丝绸之路得以开拓。汉王朝在派遣使节通往西域时,赠礼一般都很丰厚。汉使所需食物及牛马等,全部用币帛购买,并不采取无偿征派的形式。这主要是因为汉朝(     )
A.与西域各国实行朝贡贸易
B.经营西域重在政治目的
C.生产力水平远高于西域
D.经济繁荣国家财政充盈
2 .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这些建议(     
A.使均贫富思想为统治者接受B.与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存在矛盾
C.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D.表明儒家思想已成为正统主流
3 . 如表是关于蜀身毒道的一些记载。据此可以推断
出处记载
《汉书.张骞传》臣在大夏时,见邓竹杖、蜀布,阿安得此,大夏国人日:“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著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吕思勉《中国通史》当时(汉朝)蜀物入印度所走的路,当原令经自四川经西康、云南入蹈甸的路。
A.汉代张骞开通了蜀身毒道
B.早在汉朝四川地区和印度已有贸易往来
C.人口迁移促进了文化交流
D.中国的丝绸受到古印度上层人士的喜爱
2021-06-06更新 | 746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公元前81年,汉朝的高官和政治家们进行了一场关于盐铁政策的辩论。桑弘羊认为,“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本末并利,上下俱足”;贤良、文学之士则认为,“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据此推知,双方(     
A.都支持盐铁官营B.分属于不同阶级
C.都主张农业富国D.都关心民众生活
2024-05-08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与下面一幅地图所示朝代相对应的治国主张,正确的是(  )
A.礼法并用、乡约教化、独尊儒术B.乡约教化、严刑峻法、独尊儒术
C.严刑峻法、尊崇儒术、乡约教化D.礼法并用,尊崇儒术、乡约教化
6 . 汉武帝铸行虚币白鹿皮,规定“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壁”,最终达到“可以裕才,可以应瑞,可以微礼,一举而三善备”的目的。皮币的使用(     
A.有助于削弱王侯实力B.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
C.解决了政府财政危机D.促进人才选拔科学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01年版的《中华历史通览》丛书把中国古代史分为12个阶段,分别编写了12本书,每本书以历史阶段与阶段特征命名,分别是:

阶段上古秦代卷汉代卷魏晋卷南北朝卷隋代卷唐代卷
书名《文明曙光》《华夏方兴》《治乱嬗替》《南北分治》《大河滚滚》《流金岁月》
阶段五代十国卷宋代卷辽夏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
书名《乱世风云》《两京梦华》《塞北三朝》《大漠烟尘》《枯荣之间》《冷月清风》
(1)《中华历史通览》丛书的作者以《大河滚滚》作为隋代卷的书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合理的理由。
(2)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宋夏金元”“明清”中任选一个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阶段特征。(要求:确定阶段,概述特征,形成结论。)
8 . 下表为史籍中西汉以“孝廉”科晋升的部分人物(名姓俱全者共21人)情况表。据表可以推知(     

人物

举孝廉情况

路温舒

受《春秋》,通大义。举孝廉,为山邑丞。

王吉

少好明经,举孝廉为郎。

王骏

王吉之子,从父习《诗》《论语》,又受《易》于梁丘贺。

鲍宣

好学明经,举孝廉为郎。

京房

治《易》,初元四年举孝廉为郎。

盖宽饶

以明经为郡之文学,后举孝廉为郎。

冯逡

通《易》,察孝廉为郎。

杜邺

得张敞家书,以孝廉为郎

师丹

治《诗》,举孝廉为郎。

孟喜

其父孟卿,善治《礼》《春秋》,其本人从王田孙受《易》,后举孝廉为郎。

刘茂

习《礼经》,哀帝时举孝廉。

A.儒学已成为官方正统主流思想B.造纸术的改进推动了文化普及
C.选举标准与意识形态变化趋同D.察举成为儒生入仕的唯一途径
2023-02-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