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汉武帝时期,“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武帝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仅一次巡游“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主要是由于( )
A.朝廷过度干预经济B.国家经济资源枯竭
C.盐铁官营不合时宜D.只重开源未能节流
2023-01-07更新 | 4205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艺术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从域外引入多种作物,根据下表可知,这些作物的传入(     
西汉时期引进作物统计表
物产名称类别原产地
胡瓜蔬菜印度西北部
胡豆蔬菜亚洲西南部、非洲北部
胡蒜蔬菜欧洲南部和中亚
胡荽(香莱)蔬菜地中海沿岸、中亚
石榴水果伊朗、阿富汗地区
葡萄水果欧洲、西亚和北非
A.推动了中西文化的全面交流B.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是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D.丰富了民众的日常生活
3 . 秦王朝建立至汉武帝初年,铁器的应用已经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制作的铁器物美价廉。而在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官府制造生产的铁器农具,质量不佳且价格较高,妨碍农事。这说明(     
A.盐铁官营不利于百姓生活B.适当竞争有助于经济发展
C.垄断专营易引发官商勾结D.官营工匠的技术水平不高
4 . 董仲舒将天塑造为一个具有人格神色彩的宇宙最高主宰,主张天人合一,天的喜怒哀乐会通过人世间很多自然现象体现出来。君主受命于天,统治百姓,百姓如违抗君主,即是违逆天意。据此可知,这一思想(     
A.继承了先秦的民本思想B.宗教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C.无法适应现实政治需要D.借助自然强化专制主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豫、冀等十三州部作为监察区。州设刺史一人,秩六百石,位下大夫,有权督刺二千石的郡守,明确规定以六条问事。刺史每年回京师奏事一次。地方政绩如何,全凭刺史上奏,郡守对刺史多敬而畏之。这表明当时(     
A.中央地方矛盾严重B.州成为正式一级行政区
C.州刺史秩卑而权重D.州刺史侵犯地方官职权
2022-12-20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题
6 . 汉代董仲舒认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他还强调,天是能够赏善惩恶的最高主宰,它通过“正”天子而“正”天下,“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子有过,‘天’能罚之。”这些主张旨在(     
A.重塑社会道德秩序B.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C.维护君臣伦理关系D.构建新的儒学体系
7 . 汉武帝时,规定诸侯王死后必须让所有子弟都有一块封地,令王国的领土分裂。公元 前122年,汉武帝又借口诸侯王所献酎金的斤两、成色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此后, 还以种种罪名废去一些诸侯。这表明汉武帝(     
A.继承了秦始皇的治国思想理念B.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旨在削弱地方的分裂割据势力D.维持地方诸侯王分封体系
8 . 元狩元年,武帝出台“左官律”和“附益法”,将仕于诸侯王的官吏称为“左官”贬抑其地位,禁止官僚士人依附结交诸侯,私自在诸侯任官。这表明汉朝
A.郡国并行体制终结B.中央集权体制加强
C.君主专制体制强化D.选官制度发生变化
9 . 西汉初,君臣多起自社会中下层,朝中基本都是“布衣将相”。东汉开国君臣大都出自两汉之际的“士族大姓”,这一阶层形成于西汉后期,往往同时具有“士人”和“大姓”的双重身份。造成以上不同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治国理念的变化B.察举征辟的衰落C.重文轻武的国策D.门阀制度的盛行
10 . 两汉时期,朝廷对举荐孝悌十分重视,《汉书》中记载,“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西汉政府极力宣扬孝的精神,并通过察举的形式使社会中行孝之人得到实惠,通过行孝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汉政府力倡孝道的出发点是
A.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为察举制的推行奠定良好基础
C.提高官员道德修养以保证政令执行D.和谐社会关系以保障社会稳定
2022-02-2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