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河西走廊为匈奴所占,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汉武帝即位后,不断反击和进攻匈奴,匈奴被迫向北迁移。张骞“凿空”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和蚕桑技术、铁器、釉陶、井渠法和造纸术都陆续西传。中亚、西亚的特产如胡桃(核桃)、石榴、芝麻、黄瓜、大蒜、胡萝卜、胡豆(蚕豆)、橄榄、胡椒、苜蓿等也先后传到中国。大宛的“汗血马”、非洲的鸵鸟、狮子以及西方的宝石、香料等也由西域古国赠献而来。史书称武帝时的长安集市“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历史上册》

材料二   “黑石号”是1998年在印尼附近海域打捞出水的一艘来自阿拉伯的唐代沉船。根据船身结构推测,“黑石号”可能是当时印度或阿拉伯造的单桅缝合帆船。依据航运线路分析,学者普遍认为“黑石号”应该是从扬州出港,目的地是波斯湾,沉船年代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船上满载中国货物,仅瓷器就达67000件,产地包括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和广东地方窑等。出水的诸多瓷器,其图案与纹饰都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如飞鸟、摩羯鱼等。“黑石号”承载的宝藏印证了唐代中国和印度洋西北岸的西亚、北非诸国已存在规模巨大的海运贸易。

——摘编自周靖、罗明《中外历史一百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较快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黑石号”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如果继续深入研究,确证“黑石号”是从扬州出发的,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称为“以邮行”。1930年,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出土大量汉代简牍,如图为其中一件的照片。据研究推断,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zǐ)粮仓。这一发现说明,汉朝(     

   

①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   ②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
③在西域地区推行了郡县制   ④发展交通有利于边疆治理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3-06-30更新 | 4144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后期颁布《沈命法》:“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不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其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文辞避法焉。”这表明,武帝后期(     
A.酷吏治国效能减退B.皇帝权威遭受冲击
C.土地兼并激化矛盾D.官员腐败效率低下
2023-05-05更新 | 779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养马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汉代史家把六经作为鉴别史料及判断史料价值的标准。司马迁取舍史料的标准就是“考信于六艺”“折中于夫子”。这表明汉代史学(     
A.深受主流思想影响B.注重义和理的阐发
C.主动适应社会现实D.缺乏研究的可信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五德终始说”是邹衍解释历史变迁、王朝更迭的依据,在秦和汉初并未被朝廷所采用。汉武帝接受儒生的建议承认秦为水德,并主张汉朝改从土德,“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这一转变(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客观解释了王朝更迭原因
C.旨在构建新的思想学说D.有助于维护政权的合法性
2023-04-26更新 | 738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汉朝注意开发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在河西走廊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后,逐渐有计划地向这里进行移民,至西汉末年河西四郡的人口已达二十八万多人。同时,政府又给徙民和田卒提供必需的农具。上述做法(     
A.说明解决边患问题时机成熟B.表明汉与匈奴间无意继续战争
C.着眼于增进民族间经济交流D.是发展生产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
2023-04-09更新 | 1298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汉朝游侠“修行砺名,施声于天下,莫不称贤”,有着重大的社会影响力。汉初诸帝对游侠采取放任的态度,武帝却任用酷吏对游侠进行严厉镇压。这一转变说明(     
A.当时的社会治安混乱B.地方豪强势力强大
C.政府强化了社会控制D.中央政权受到威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世纪初,河南的一座汉墓中发现了亚历山大城生产的模制玻璃瓶。《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介绍在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城生产的玻璃器被输往印度,从印度输往中国”。模制玻璃瓶在中原的出现得益于当时(     
A.中原是农耕经济中心B.西汉对河西地区的治理
C.河南居民的节俭理念D.丝绸之路上的经济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汉武帝时期,“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武帝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仅一次巡游“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主要是由于( )
A.朝廷过度干预经济B.国家经济资源枯竭
C.盐铁官营不合时宜D.只重开源未能节流
2023-01-07更新 | 4205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汉武帝征召董仲舒,破格任用主父偃,重用酷吏张汤,拔卫青于奴仆,起用南阳制铁商孔仅、齐地盐商东郭咸阳为大农丞,商人之子桑弘羊为治粟都尉,招募张骞出使西域,史载“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汉武帝的用人之举(     
A.契合“有为”的时代主题B.体现出海纳百川的气象
C.表明察举制的作用明显D.旨在平衡各阶层的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