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C.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2021-08-14更新 | 369次组卷 | 3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历史(文)试题
2 . 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B.孟子“性善论”
C.老子“无为”思想
D.墨子“兼爱”思想
2019-01-30更新 | 335次组卷 | 40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第14周历史理科晚练
3 .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2019-01-30更新 | 2622次组卷 | 5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静校训练(第3周)历史试题
4 .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019-01-30更新 | 8416次组卷 | 14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静校训练(第3周)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家D.儒家学说与权术
2019-01-30更新 | 708次组卷 | 8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历史(文)试题
6 .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2019-01-30更新 | 4622次组卷 | 12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静校训练(第3周)历史试题
7 . 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佛教的因果循环
B.儒家的天人感应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法家的严刑峻法
2018-10-25更新 | 275次组卷 | 40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周测
8 . 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其思想主张
A.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B.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C.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D.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9 . 董仲舒的下列主张中,最符合汉武帝当时需要的是(     
A.三纲五常B.以德为主,以刑辅德
C.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D.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10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学B.先秦的孔孟学说
C.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