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刺史的前身是丞相刺史,属于丞相府临时派遣,没有固定的监察区和办事机构。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刺史属于常设地方监察长官,由天子派遣,有固定治所,并且拥有自己的属官,虽位轻但权责重大。这一变化(       )
A.扩大了监察官员的职责范围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
C.保证了察举制度的有效落实D.打击了地方豪强的不法行为
2 . 西汉初年,诸侯王国仿照中央官制设立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 后来,少府却与廷尉、宗正等一并被罢黜。这一变革意在(     
A.解决政府财政危机B.完善三公九卿体制
C.削减地方王侯势力D.精简国家政府机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汉初宰相以功臣、军人居多,“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如萧何、曹参、王陵等,汉武帝以公孙弘为相,开始以布衣儒术拜相封侯。这一变化(     
A.根源于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B.有利于官方意识形态的重塑
C.体现了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D.冲击了传统的四民社会结构
4 .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到达都城在今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的大夏国,他在当地见到了产于四川地区的竹杖、蜀布等特产,得知这些特产是从大夏东南的身毒国(古印度)贩运而来,于是向汉武帝提出从蜀地经身毒通大夏的探险计划。据此可推知当时(     
A.北方匈奴威胁尚未解除B.四川地区是丝织业中心
C.海上丝路已经初具规模D.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治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在(汉武帝以后)汉朝,《春秋》仿佛是一部宪法。凡有政治上和法律上的重大问题,都引《春秋》解决。”这说明,西汉中后期(       
A.先秦法律得到了延承B.“以法治国”得到落实
C.法律制度已基本完备D.儒家伦理得到了弘扬
6 . 西汉时期的人才选拔,除少数人物获得民间舆论支持而入仕外,其主要途径还是通经入仕。而至东汉,通过乡论入仕成为普遍现象。这一变化反映出东汉时期(     
A.官员的选拔渠道进一步拓宽B.社会阶层壁垒已被打破
C.乡里清议成为选官主要依据D.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增强
7 . 西汉前期,士农工商大都以追求财富和权欲作为动机;西汉后期,弥漫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这一变化缘于(     
A.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秦朝政治经济制度消亡D.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2024-01-23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徙陵之制开始于秦始皇徙三万家至丽邑(以骊山墓所在地置邑)。汉高祖徙齐楚大族昭、屈、 景、怀、田五姓于关中以实长陵,与利田宅,徙者十余万口,此后关东“邑里无营利之家,野泽无兼并之民,万里之统,海内赖安”。可见,秦汉实行徙陵之制意在(     

A.强化人身依附关系B.实现强本弱枝之效
C.彰显敬祖孝亲观念D.控制新近征服之地
2024-01-23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汉代重视发展私学,下表为汉代私学学习内容的简要情况。政府重视发展私学主要是为了(     
阶段主要学习内容
蒙学教育识字教育,多为姓氏、衣着、饮食等方面的日常用字
经书学习《孝经》《论语》《诗经》《尚书》等
专经教授经学、黄老之学、法律、天文、星历、卜筮之术、医学等
A.凸显儒学独尊地位B.培养人才综合素质
C.加强基层民众教化D.创新教育实施路径
10 . 董仲舒认为,“天人合一”的系统中,历法代表天道,声律代表人道。受命之君作为天子,应将尊天放在第一位。董仲舒意在(     
A.强化君主权威B.推动儒学发展C.稳定社会秩序D.加强中央集权
2024-01-1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