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汉代,许多儒家学者跻身朝廷,担任公卿要职,如叔孙通制定朝仪,整饬汉初朝仪的混乱局面;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主张。一些儒家学者身在朝廷却敢于匡扶正义,搏击浊流,颇受时人称道。材料现象反映出,汉代(     
A.社会观念的开放B.法家思想被摒弃
C.儒学影响力提升D.思想局面的暗沉
2 . 汉武帝时期,分天下为十三州,设刺史,秩六百石(约为中下等县令级别),周行郡国,以“六条问事”,如:强宗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等。由此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     
A.体现了专制集权统治的强化B.扩大了中央的监察范围
C.兼顾了行政与监察的高效能D.解除了王国带来的威胁
3 . 下表是西北五省出土的部分汉代文物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       
文物名称出土地点备注
银壶青海大通上孙家寨产于帕提亚(安息帝国)
箜篌新疆且末扎滚鲁克产于且末,源自西亚、中亚的角形竖琴,受到印度竖琴影响
双面神小陶塑新疆和田县约特干双面神为希腊雅努斯(Janus
红地对人兽树纹罽袍、狮纹栽绒毯、鹰蛇飞人罽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罗马风格织物
A.古代中国政府重视对外贸易发展B.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文化交流
C.艺术创作受宗教政治因素的影响D.统治集团积极开拓海陆丝绸之路
4 . 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推行休养生息。武帝即位后,对匈奴用兵,采取盐铁官营、告缗等一系列政策汲取大量社会财富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变化说明(       
A.和亲政策符合发展趋势B.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
C.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D.国力变化影响内外政策
2022-09-07更新 | 1633次组卷 | 37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汉书·西域传》可知,西域各国不论人口多寡、土地大小,均设译长,负责汉语与当地语言互译。最小的单桓国,仅有户27,口194,胜兵45,亦设有译长一人。译长的行政级别虽低,但“皆佩汉印绶”。据此可知,译长的设置(     
A.推动了边疆和内地管理一体化
B.化解了郡国二制并行的弊端
C.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D.实现了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6 . 汉武帝时期,经过对匈奴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了四郡。河西四郡的设立
A.提升了西北地区的战略地位B.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C.标志着西域纳入朝廷的管辖D.有助于中西交通道路的畅通
7 . 汉武帝时,已有部分文人在对灾异事件的记录中蕴含对朝政的讽谏;汉宣帝时,儒生对自然灾害的解读为皇帝诛杀权臣提供了借口。由此可知,汉武帝以来
A.批评时政成为儒生的追求B.天人观念影响政治生活
C.儒学成为限制君权的工具D.封建迷信思想走向僵化
8 . 汉武帝时期,龙首渠得以竣工,关中上万顷盐碱地得到灌溉,增产约10倍。整个工程耗时十余年,在沿线百姓积极配合的情况下,仍征调了一万多民工。龙首渠的兴建
A.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B.影响了关中的产业布局
C.改善了沿线的生态环境D.促进了长途贸易的兴盛
9 . 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
A.茶马古道B.鉴真东渡C.丝绸之路D.地理大发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