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表1是西汉皇帝颁布的部分“罪己诏”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当时的皇帝
A.权力受到严重威胁B.倡导“无为而治”
C.自省意识非常浓厚D.崇尚“天人感应”
2021-05-13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湖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统计如下:
齐鲁儒学学者占比
《史记·儒林传》71.79%
《汉书·儒林传》45.60%
《后汉书·儒林传》36.36%
这种变化表明
A.儒学传播范围日益扩大B.区域经济发展较不均衡
C.佛道思想冲击儒学地位D.商品经济冲击传统观念
3 .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土了长沙走马楼西汉简《都乡七年垦田租簿》和青岛土山屯西汉简《堂邑元寿二年要具簿》,前者是关于临湘市都乡土地情况及田租数额的单项文书,后者是关于堂邑县地理范围、户口、垦田,赋役等多项内容的统计文书。这两则汉简可以印证当时
A.地方官员肩负经济发展责任B.赋税沉重使百姓生活困难
C.国家重视对地方经济的管理D.普遍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
4 . 据学者统计,汉武帝时期选用的官员有来自儒家的董仲舒、公孙弘,法家的张汤、桑弘羊,黄老学派的司马迁和杂家的东方朔、纵横家的主父偃。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A.思想文化活跃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推行外儒内法D.适度发展百家思想
2021-06-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如表是西汉皇帝颁布的部分“罪己诏”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当时的皇帝
皇帝下诏次数下诏原因史料来源
武帝1总结失政《汉书·西域传下》
宣帝2地震;总结失政《汉书·宣帝纪》
元帝5地震、日食;总结失政《汉书·元帝纪》
成帝4地震、日食;总结失政《汉书·成帝纪》
A.权力受到严重威胁B.倡导“无为而治”
C.自省意识非常浓厚D.崇尚“天人感应”
6 . 据学者统计,汉武帝时期选用的部分官员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官员姓名思想流派
董仲舒、公孙弘、儿宽、夏侯始昌儒家
韩安国、张欧、张汤、赵禹、桑弘羊法家
汲黯、郑当时、司马谈、司马迁黄老学派
主父偃、严助、徐乐、严安纵横家
东方朔杂家

A.推行外儒内法B.适度发展百家思想
C.思想文化活跃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7 . 据学者统计,汉武帝时期选用的部分官员的基本情况如表所示。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
A.推行外儒内法B.适度发展百家思想
C.思想文化活跃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8 . 黄仁宇先生曾统计《汉书》中关于西汉时期皇帝颁布的“罪己诏”记载竟达三十三次之多。这些“罪己诏”的颁布是受下列何人的思想影响:
A.孟子B.荀子C.庄子D.董仲舒
9 . 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A.宣扬“天人感应”理论
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