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东汉前期,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时,征引全国各地的政区地名资料,用以分析字形、考辨字义。其中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如图所示。这反映了该时期(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B.豪强势力的地方割据
C.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D.经济发展的南北差异
2023-11-28更新 | 2433次组卷 | 21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2(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东汉后期,成千上万的学生聚集于太学,儒生遍布于社会。“执法不挠、诛举邪臣”的李膺成为士人交往的核心。士人和正直官员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当李膺被诬为“党人”而被罢免归乡时,“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上述材料反映的政治斗争出现的原因是(     
A.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B.宦官专权导致政治黑暗
C.绿林起义动摇汉朝统治D.中正官评定士人的品状
2024-05-10更新 | 54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度田《后汉书》记载,东汉初年因检核垦田数而产生了中央政府和河南、南阳地方豪强地主集团的矛盾。汉光武帝刘秀因为“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称为“度田”。但是,“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刘秀得知度田不实的情况后,对营私舞弊的官员进行严厉的惩处,“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大司徒欧阳歙也因此死于狱中。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能够压服地方豪强,许多“郡国大姓”竟与“群盗”一起发动叛乱。刘秀对于豪强地主集团与中央政府的对抗,采取了姑息的态度,在镇压地方豪强叛乱的同时,下令停止度田,向豪强地主集团做出了让步。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等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东汉初年“度田”的背景和过程。
(2)通过“度田”事件,谈谈你对豪强地主与东汉政权关系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图为东汉墓出土的陶制望楼陪葬品,下为方形池塘,池垣上有吹奏、迎宾、执弩等九俑,池中央矗立三层方形望楼(有瞭望示警功能),第一层门内正坐一俑,第二、三层平台上各有2个吹奏俑、2个执弩俑、1个立俑。此类陶制望楼较常见于东汉中晚期的墓葬中。这反映了当时(       
A.百姓娱乐生活丰富B.豪强地主庄园遍布
C.佛教影响世俗生活D.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2022-04-22更新 | 395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1、图2所示均为河北安平汉墓壁画中的部分关于当地庄园生活的修复图案,其恢宏的场面和宏大的规模印证了《史记》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这类庄园的兴起(     
A.缓解了社会的贫富分化B.得益于政府的重农政策
C.侵蚀了皇权专制的根基D.挤压了商人的利润空间
2022-08-25更新 | 270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东汉前期,选官尚可大致维持清平。东汉中期,清流士大夫对选官的批评,多着眼于“儒者寂于空室,文吏晔于朝堂”与“郡国所举类多办职俗吏”之上,抨击政府重文吏而轻儒生。东汉后期,遂出现了大量士大夫们对选官“清浊不分”的谴责。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A.察举制不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B.国家的治理思想发生了新变化
C.士人舆论左右了地方政治事务D.清流士大夫对选官公平的追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东汉朝廷自184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镇压黄巾军之后,188年,又采纳宗室刘焉任用宗室、重臣为州牧的建议,改刺史为州牧,使之成为一州军政长吏、太守的上级,州郡县三级行政建制自此形成,史称“废史立牧”。下列对“废史立牧”的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对郡县制的彻底否定B.埋下了军阀割据的祸根
C.直接导致三国鼎立出现D.利于东汉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汉灵帝选任重臣担任州的行政长官,“出(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秩(保持原先的职位)居职。州任之重,自此而始”;以前边地刺史和太守主兵的制度,也由边境州郡推广至腹地。以上举措的影响是(     
A.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B.强化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有利于对地方官员监察
9 . 下列图文是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的“新莽劳边使者过界中费册”。全册9简,简长23厘米,宽1厘米,完好无缺。内容是王莽派使者慰问边地更卒途经肩水金关(注:汉代烽塞关城,是当时进出河西的咽喉)时的费用记录。该册的出土可用于研究当时(     

①河西地区的商品物价        ②公务接待和劳边情况
③简牍书写和编联方式        ④中原地区的饮食结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4-05-05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考古发现,在云贵地区的墓葬中,西汉早期铁器数量很少,西汉中期数量增多,东汉时期出现带有夜郎(当地夷族部落)特色的铁器(如图)。这说明汉代(     

                  铜饼铁剑
A.西南地区对中原文化引入与创新B.内地民间冶铁业日益迎合市场需求
C.西南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频繁D.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在云贵逐步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