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加强道德修养B.追求政治利益C.辨别大宗小宗D.维护均田制
2024-02-27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辛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后汉书》记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徙附万计……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睇盼则人从其目之所视;喜怒则人随其心之所虑。”这(     
A.成为东汉衰亡的隐患B.反映了阶级矛盾尖锐
C.导致土地兼并的加剧D.体现了汉代国力强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时期,御史由最初的君主秘书人员逐渐演变为集文书枢机之权和监察之权为主的核心监察官,御史大夫秩两千石且为副丞相,御史机构的设置和分工更加清晰,“给事殿中”“理众官”等官员在秦代御史执掌监察权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化和精密化。西汉初期,御史的办公场所是位于宫中的御史大夫寺,此时的御史与秦朝时一样也成为沟通皇权与相权的重要节点。西汉中后期以来,虽然御史大夫外化为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员,但以御史中丞为首的侍御史仍继续留在中朝,并通过与尚书在行政机制的分工等方面的适应性调试,发展了原有的监察之权,御史与尚书最终成为中国古代的专门监察官员。

——摘编自牟学林《从枢机到监察:西汉御史机构的职能转化》

材料二   东汉时期,尚书台尽管是总理政务的中枢机构,但却已享有一定的监察权,其机构设置也较为完善,尚书令、尚书左丞以及诸尚书都获得了较大的相互独立行使的监察权。就监察对象而言,尚书台不仅可以监督台内官员,还可以弹劾台外官员的不法行为。虽然在实践中尚书更多的是行使其对外朝官员的弹劾权,但无论是台内官员,还是台外官员,都在尚书台的监督范围内。尚书台官员不仅可以劾奏官员的政治犯罪,还可以就官员违反礼制的行为进行纠举。尚书台的监察权是东汉多元监察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西汉时期尚书仅临时性地弹劾官员相比,无疑是一大突破。

——摘编自王娟《东汉尚书台监察职能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御史制度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时期的监察体制“无疑是一大突破”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汉时期监察体制演变的历史作用。
4 . 汉光武帝时期的民间歌谣大多以战争局势为主题,如《更始时南阳童谣》等。汉明帝、汉章帝时期的民间歌谣多以描写经学大师为主,如《诸儒为贾逵语》等。这说明(       
A.西汉文学缺乏鲜明特色B.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反映
C.文景之治阻滞文学发展D.歌谣是西汉文学的主流
2023-12-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部派一刺史,负责监察辖区内的郡国。东汉,州部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划,其中青州“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些变化(     
A.推动郡县制的进一步完善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不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巩固D.说明监察制度的效力得到强化
2023-11-2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东汉世家大族在本州郡的势力具有垄断性质。地方守相由朝廷任命,而属吏则由守相自行任用,基本从本郡士人中选拔。郡县府衙宛如一个个小朝廷,长吏与属吏如同君臣。材料可用于探讨,这一时期(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背景B.国家任用酷吏治理地方的表现
C.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影响D.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的原因
2023-11-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后汉书·党锢列传》序文指出:“逮恒、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婶直之风,于斯行矣。”可见,东汉“清议”(     
A.起到激浊扬清作用B.主要探讨人生与社会哲理
C.旨在反对外戚专权D.缓解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023-11-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建武十五年(39年),汉光武帝“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下狱死”;十六年(40年),“天下刺史、太守以垦田不实下狱死者十余人”。这些举措(       )
A.旨在打击豪强地主B.加重百姓赋税负担
C.极大提高政府威信D.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2023-11-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
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2023-10-23更新 | 641次组卷 | 96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一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