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屯田是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汉代自武帝以来,在西域地区置田官屯田。此后,昭帝、宣帝、元帝置都护尉屯田,后汉光武帝以后列帝因之。这些措施
A.保证了军队给养B.加强了边疆治理
C.加重了边民负担D.抑制了土地兼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东汉时,私人办学成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东汉私学教授内容主要为儒家经典,教学模式上讲求“家法”,“传父业” “传家学”逐渐成为普遍现象。以上现象
A.说明选官标准发生重大改变B.促进豪强地主世族化
C.促使寒族士人崛起主导教育D.推动儒家学说思辨化
4 . 汉代皇室子女往往冠以母姓,皇室视外戚如宗室而不称异姓,太后及长公主在宫廷中拥有发言权。进而,便衍生出了外家帝舅的贵重之局。汉代外戚专权出现的背景是
A.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2020-02-0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0届高三上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汉初年,刘秀下诏采取了如下措施:释放囚徒,不断扩大赦免范围;有计划、有步骤地七次释放奴婢,不断地重申“卖人法”、“略人法”等禁令;对诸侯王的政治行为进行限制等。刘秀的上述措施
A.针对当时突出的人地矛盾B.意在彻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C.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旨在控制全国农业劳动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中后期,皇帝早卒者较多,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实力,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由此,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这主要是由于
A.君主专制体制得到加强
B.外朝官僚机构作用弱化
C.君主软弱权臣有机可乘
D.豪强大族左右政治局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书·外戚传》:“夫女宠之兴,由至微而体尊,穷富贵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祸福之宗也。序自汉兴,终于孝平,外戚后庭色宠著闻二十有余人。”对此材料合理的解释是汉代
A.最高统治者大多昏庸无能
B.宰相权力受到明显压制
C.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D.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汉中期以后,诸帝大多年幼继位,年寿不长。皇帝年幼不能亲政,太后掌握朝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皇帝长大后不满外戚干政,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又因此掌控朝政,从而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了
A.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B.强化相权带来严重后果
C.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D.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
9 . 《后汉书·朱穆传》载:“中常侍(注:官名)参选士人。建武以后,乃悉用宦……天朝政事,一更其手,权倾海内,宠贵无极,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故放滥骄溢,莫能禁御。”该段材料说明东汉时期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已得到初步解决
B.皇权专制成为宦官专权的制度根源
C.皇权旁落使专制集权制度受到冲击
D.皇权被分割使皇帝的政治地位下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考古发现,东汉豪强地主墓葬出土中有陶风车、陶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这表明
A.地主崇尚奢侈、消费
B.自耕农经济的脆弱
C.田庄经济生存能力强
D.汉代水利经济发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