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西汉末年,一些士大夫家族由经学入仕,进而累世公卿,儒学宗师有门生“众至千人”者;东汉以后,宗师的门生数百上千更是寻常之事,多的可达数千、上万。儒学世家的出现和发展(     
A.表明儒学向基层渗透B.瓦解了地方诸侯国的势力
C.促进选官制度的变革D.对中央集权产生双重影响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东汉前期,士大夫有理想化的情绪,恪守节操,“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但到东汉末年,拒绝出仕而选择留在田园,接受辟举再解职,或者当朝做官却保持一种对政事的疏离,这些都会给士大夫带来社会声望。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清议起到激浊扬清作用B.官员选拔标准发生变化
C.主流价值观念受到冲击D.社会舆论影响士人地位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为汉墓出土的《农作·养老图》,此图上部为双羊嘉禾图;中部左侧为一谷仓,旁边的大树下跪坐一持鸠杖的老人,正准备接受从房中走出者捧送的谷物;下部左侧为水田和水塘,田内长有稻禾,塘内有小船、鸭、鱼、莲荷等,右侧为一干栏式谷仓,仓前二人在踩碓加工谷物。这反映了汉代(       

A.北方农耕生活精细化B.已存在居家养老的模式
C.儒学渗透进农耕文明D.庄园经济功能相对完善
2024-04-17更新 | 15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东汉后期,巴郡太守但望上疏,请求分巴郡为二,主要理由为:辖区较广,自西汉中期后未曾变化,而人口的增加、产业的兴盛等因素,加大了管理难度。这反映了当时(       
A.地方豪强势力急剧膨胀
B.区域经济格局有所改变
C.地方官员治理能力低下
D.边疆地区治理难度较大
2024-04-16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东汉初年,儒生们普遍认为“汉无圣帝”,自刘邦以后的皇帝没有一个是圣人。于是他们一面鼓吹皇帝应该尊孔以行王道,一面“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自己充当现实中“王者”的替身。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流观念发生变化B.儒学思想地位的衰微
C.儒家社会责任意识增强D.皇权崇拜思想的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自西汉中期以来,汉代铜镜的样式趋向于统一,几乎在各地区同时出现,但东汉中后期的“神兽镜”和“画像镜”却首先在长江流域兴起。根据出土的许多铜镜的铭文可知,当时洛阳的制镜技术是最有名的,但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的技师也可与洛阳的技师相比。这表明(       
A.江南手工业生产技术发展B.经济重心呈现南移的趋势
C.手工业生产区域分工显著D.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2024-03-0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加强道德修养B.追求政治利益C.辨别大宗小宗D.维护均田制
2024-02-27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辛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后汉书》记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徙附万计……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睇盼则人从其目之所视;喜怒则人随其心之所虑。”这(     
A.成为东汉衰亡的隐患B.反映了阶级矛盾尖锐
C.导致土地兼并的加剧D.体现了汉代国力强盛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民月令》是东汉后期庄园生产活动的记录。崔寔晚年移居洛阳后写成,书中反映的农事季节,也和洛阳及周边地区相符。

正月

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

命女红趣(同趋,督促)织布。

可种春麦、蜱豆,尽二月止。

三月

可菜黍,买布。

九月

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

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

——摘编自缪桂龙《四民月令选读》

材料二   《隋志》“农家”:《四人月令》一卷,后汉大尚书崔寔写。《旧唐志》同,《新唐志》做“崔湜”,误。宋不著录。近人任兆麟、王谟皆有辑本,编次不伦,且多挂漏(挂漏:提及者少而遗漏者多)。王本又误以《齐人月令》谓即《四民月令》,而所采《齐民要术》有今本所无者六事。其文不类,未知何据……

——摘编自《严可均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时期地主庄园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运用《四民月令》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时应注意的问题。
10 . 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不考虑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非农产业的产量应当按照一个固定的“斜率”(即增速)增长(曲线1)。汉代以农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下,收入的增加速度应当与农业的投资回报率按照一个固定的“斜率”增长(曲线2)。这就决定了汉代社会的整体消费能力只能支撑A点以下阴影部分的非农产业产量(如图所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汉代(     

A.践行了重农抑商政策B.国家分裂势力加剧C.赋税制度进一步优化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