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六月,光武帝刘秀颁发“度田令”,检查耕田与户口实数,即对原有户籍上的户口、年纪进行核实,对垦田进行实地丈量。“度田令”是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根据豪强地主拥有私有土地多少征收赋税。此举意在(     
A.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B.保障土地合法买卖
C.减轻自耕农经济负担D.笼络豪强地主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山东滕州黄家岭出土的汉画像石拓片。在拓片中,上格为“迎谒”和“锻冶”图,下格为一个包括耕、糖、种的综合农耕场面。该拓片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A.土地兼并问题的长期存在B.豪强地主势力的强盛
C.不同阶层间矛盾的尖锐化D.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
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2023-10-23更新 | 641次组卷 | 96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中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东汉时期,弘农杨氏世传欧阳《尚书》学,其家族“四世三公”(四代人中均有人官至三公);世传孟氏《易》学的汝南袁氏,也在四代人出了五位三公级别的重臣。这可印证东汉时期(     
A.儒家思想受到重视B.选官标准发生异变
C.世家大族垄断官场D.豪强地主开始崛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建初元年(公元76年),汉章帝下语:“比年牛多疾疫,垦田减少,谷价颇贵,人以流亡。”元和元年(公元84年),汉章帝又下诏:“自牛疫以来,谷食连少,良由更教未至,刺史、二千石不负。”这可用于说明(     
A.畜牧业在汉代农业中地位重要B.封建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C.东汉的人口迁移引发社会危机D.汉代的重农政策有所松弛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汉官仪》记载,东汉时期,百官在每年年尾会获得一笔“腊赐”(类似“年终奖”),其中大将军、三公能得到钱20万(一说3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几乎相当于他们一年的官俸。这一做法易导致(     
A.世家大族势力膨胀B.高官贵胄贪腐成风
C.社会等级秩序崩溃D.阶级矛盾走向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东汉时期,私人经传讲学之风盛行,是官僚士大夫集团形成的一一个重要途径。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累世专攻经学的家族, 特点是世代相袭,父子相传。这一现象(     
A.激发起全社会崇经向学的风气B.推动了社会阶层逐步趋于固化
C.完善了凭才学入仕的选官制度D.使得儒学的正统地位日趋巩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汉初年,刘秀多次下诏释放囚徒,不断扩大赦免范围;前后七次释放奴婢,不断地重申“卖人法”、“略人法”等禁令。上述措施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B.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
2021-11-07更新 | 1086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东汉初年,刘秀下诏采取了如下措施:释放囚徒,不断扩大赦免范围;有计划、有步骤地七次释放奴婢,不断地重申“卖人法”、“略人法”等禁令;对诸侯王的政治行为进行限制等。刘秀的上述措施
A.针对当时突出的人地矛盾B.意在彻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C.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旨在控制全国农业劳动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