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在古代漫长的封建史中,有一些英明的君主,其执政时期,将国家建设成了一个清明、富裕、安定的国家,历史学家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将这些君王统治下的繁荣的社会冠上了治世、盛世等名号,下列的盛世、治世与其出现的背景匹配正确的是(     
A东汉初年统治者加强集权、发展生产,社会出现繁荣景象光武中兴
B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开元盛世
C元世祖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大定之治
D康熙、顺治、乾隆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康乾盛世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所示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 ,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 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辋(车轮外周) ; 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可用于研究东汉(     

A.家庭手工业的进步B.地主庄园的生产模式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浪漫主义的绘画潮流
2024-03-17更新 | 92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的乡举里选是在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后乡里民众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秦代是“选贤与能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新时代的确立”,两汉的察举制“正是新的选举方式的制度化、法典化的结果。这种制度,使得不少的小农都拥有了被选举权,而选举权则掌握在官僚和地方豪强手中”。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至少入仕资格“原则上扩大到整个自由民阶层”。在汉代的社会结构中,只要具备了某种素质或满足国家要求的乡里编户民,理论上都有自由入仕的机会,并无法律的特别歧视。当然,自由入仕并不是没有限制。秦汉国家针对包括乡里民众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仕进途径都有细密的规定。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

材料二   东汉末期由控制中央开始,外戚宦官的势力也开始向帝国的州郡等地方政府延伸,派他们的亲朋好友或党附他们的人到地方去担任州郡的行政长官。这些人到了地方上,他们不关心地方,仅关心他们所属外戚或宦官集团的利益。地方政治在此类州郡长官治理下,自然不上轨道。特别是选举方面,乡举里选的理想被破坏无遗。历经数百年而摸索出来的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政府与人民的沟通,竟因偶然事件而被轻易破坏。仅仅因为和帝以后皇帝的短命、嗣君幼冲,居然使宦官、外戚混扰了中央、地方的政治。追根究底,仅因帝国政体自始皇以来是所谓的皇帝体制,立于权力顶峰的皇帝,没有其他任何可以制裁他的力量。于是,控制皇帝,假藉其势的一小撮外戚、宦官的倒行逆施,终于令沉默的多数难以容忍,爆发了他们的不满。东汉的清流运动与地方自立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

——摘编自国风《乡举里选理想的破坏和地方自立趋势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乡举里选制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乡举里选制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024-02-0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一大联考(12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前期,经过八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较西汉有了更大的发展,但官方统计的人口数字仍未恢复到西汉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     
A.自耕农经济衰退B.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C.统治区域的缩小D.地方农民起义的频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某学者的研究,西汉正式册封的皇后共16位,出身低微或者普通的有6位;东汉正式册封的皇后共15位,除灵帝时期的何皇后出身屠夫之家外,其他皇后皆出身豪门。这一变化反映了两汉时期(     
A.官僚政治的基础受到侵蚀B.外戚专权的问题日益严重
C.豪强地主的政治影响增强D.社会阶层流动性渐趋减弱
2024-01-2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西汉武帝时期修筑的居延边塞烽燧防御设施,到东汉中后期,逐渐失去其功能和作用(如下图所示)。这一变化缘于(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B.刺史制度的实施
C.地方治理政策改变D.地方豪强的崛起
2024-01-23更新 | 36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进行了第四次币制改革:复申下金银龟贝之货,颇增减其贾直。而罢大小钱,改作货布,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其圜好径二分半,足枝长八分,间广二分,其文右曰“货”,左曰“布”,重二十五铢,直货泉二十五。货泉径一寸,重五铢,文右曰“货”,左曰“泉”,枚直一、与货布二品并行。又以大钱行久,罢之,恐民挟不止,乃令民且独行大钱,与新货泉俱枚直一、并行尽六年,毋得复挟大钱矣。

——摘编自周艳常《两汉货币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

材料二   在中国经济和政治内外交困的影响下,193511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终于出台了《施行法币布告》,规定新币制办法。从1935114日起,发行法币的法定银行包括:中央、中国、交通银行。为了防止白银偷漏的局面,规定从此所有的商品和买卖都由法币支付,拒绝使用银元。全部白银收归国有以充作法币准备金。除上述三行以外,财政部曾经核准发行的银行钞票以及农民银行的钞票可同样使用。四大银行完全掌握了中国钞票发行权,中国货币发行实现了分散到集中。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在明确规定外汇价格责任的前提下可以无限制买卖外汇。

——摘编自许明霞《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研究:以非对称依赖为视角》

材料三   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宣布人民币为合法货币,公布了用10万金圆券兑换1元人民币的比价。一些投机奸商、不法之徒等利用囤积的大量银元疯狂打压人民币。1949528日,人民币与银元的兑换比价为6001,而到了68日,这个数字竟变成了20001。不法分子狂妄叫嚣:“解放军可以打进上海,但人民币进不了上海!”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华东局会议精神作了认真的安排与部署,陈毅市长指出:“要把这次行动当作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不打则已,打就要一网打尽”。行动当天,上海市工商界、新闻界连续发动声讨投机活动的舆论攻势,动员广大市民拒用银元;我隐蔽战线的指战员们也连续破获三起伪造人民币大案。通过这次金融风波,上海的社会形势得到了稳定。

——摘编自苗生《解放初大上海的银币之战》

(1)根据材料一,归纳王莽第四次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海解放初期应对“银元之战”的有利因素。
2024-01-2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秦朝暴政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文帝、景帝治理却打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年代“文景之治”,东汉又因为土地兼并导致黄巾起义引发军阀割据。问历史事件之间的启示是(     
A.历史成败决定历史解释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历史就是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轮回D.皇帝的好坏是王朝兴衰的关键
2024-01-12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天津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西汉时,江南地区还处于地广人稀、农业落后的状况。但到东汉时期,《后汉书·李忠传》载:建武六年(公元30年)“李忠迁丹阳太守……垦田增多,三岁间流民占著者五万余口。十四年,三公奏课为天下第一”。这一变化(       
A.说明江南农业经济有较大发展B.得益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表明南北经济形势出现了逆转D.形成了江南经济开发新格局
2024-01-02更新 | 2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全国高考分科调研模拟预测卷(一)历史试题【辽宁卷】
10 . 汉代豪族在地方社会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如图显示了两汉时期豪族大姓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西汉时期                                               东汉时期
(注:图中“人”是指史书上仅提一人之名姓的豪强大族,其背后也是以家族为后盾)
A.人口增长数量B.土地兼并程度C.政治中心转移D.儒学传播范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