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 道试题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
A.存在大量戍边军民B.生产方式受中原影响
C.耕作方式日益完善D.农耕经济占优势地位
2021-11-09更新 | 109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福建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经济实力膨胀,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不断发展,豪族地主通过购买、掠夺等方式兼并、抢占民田,建立起庄园经济。这一现象导致了
A.土地性质发生变化B.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2022-05-30更新 | 64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十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公元66年,汉明帝诏令郡国以公田赐贫人。69年,又颁布诏书,宣布将“滨渠下田,赋与贫人,无令豪右得固其利”。其举措旨在(     
A.打击豪强地主B.巩固政治统一C.解决土地问题D.调和社会矛盾
2023-05-28更新 | 43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曹操在《蒿里行》中写道,当时的中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与此同时,荆州地区却“沃野万里,士民殷富”,江东一带“煮海为盐,境内富饶”,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这一状况(     
A.导致了军阀割据的局面B.影响了人口的区域分布
C.促进了商业的迅速发展D.引起了地方制度的剧变
2023-03-30更新 | 320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九市(广安广元眉山内江乐山遂宁雅安资阳自贡)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汉时期,孝廉虽来自郡国察举,而其时郡国所举,类多办职俗吏。但和帝、安帝时出现了“儒学陵替”“博士依席不讲”“学舍颓敝”。西汉孝廉本是以德取人的,东汉初年却实行了“授试以职”之法,强化了对吏能功绩的考查,强调循名责实、倚重法律。上述现象表明东汉初(     
A.新型官吏选拔制度的形成B.豪强地主势力影响政局稳定
C.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了挑战D.出现儒法与儒吏合流的现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蒙古国中戈壁省发现的一处摩崖石刻,于2017年被确认为《燕然山铭》。《燕然山铭》由随军出征的班固撰文,宣扬汉朝德威。这可以实证(     
A.护乌桓校尉的设置B.窦宪率军大败北匈奴
C.河西走廊设立四郡D.纪传体断代史体裁开创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汝南袁氏以通经兴家。逐渐发展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家族的兴衰与东汉社会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家族变迁中的历史

材料二   袁良以习《孟氏易》举明经为太子舍人,东汉光武初任成武令。以后其孙袁安以通《易》举孝廉,持身庄重、居官不畏权势、以公事为重,颇为朝廷恃赖,历仕明、章、和三帝,位至三公,从此袁氏地位急剧上升。袁京、袁赏、袁敞等皆因高门而被拜为官;袁敞以父任为太子舍人,廉劲不阿权责,颇有父风,屡在三公位。袁汤多历显位,仕至三公。袁成任三宫中郎将,与外戚梁冀交好;袁逢曾任太仆、司空、执金吾;袁隗为三公。宗族袁赦时以中常侍(东汉时由宦官担任)用事于中,与袁逢、袁隗相为内外援。“故袁氏贵宠于世,富奢甚,不与他公族同”。其时大将军以下莫不与袁氏交结。

袁绍“壮健好交结”“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加上汝南袁氏的声望和他特殊的身份,周围有一大批拥护者。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汉末董卓进京、欲行废立事,袁绍最先起兵山东,进讨董卓,响应者众,号称百万,袁绍被推为盟主。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夺青、并二州,后又占据幽州,一统河北,成为势力最大的诸侯,在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后病逝。表术年少时以侠气闻名,后升迁为虎贲中郎将,曾与袁绍、曹操等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击败后割据扬州,一度称帝,部众离心,病死。

——据胡秋银《汝南袁氏的发展与东汉社会之变迁》等

袁氏家族的兴衰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莽在即位之前据《周礼》《礼记》等典籍所载古典礼制,开启对长安的儒教化、神圣化改建工作,如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王莽的做法意在(     
A.推动儒家思想传播B.促进都城长安建设
C.为其篡汉创造条件D.恢复周代礼乐制度
9 .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地有遗利,民有馀(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后汉书·章帝本纪》也记载,东汉“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予粮种,各尽地力,勿令游手”。两汉政府的这些做法
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发展B.使宗族势力日益强大
C.导致了大田庄经济盛行D.推动了均田制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颁诏书,以长安为中心正式确立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霍山(安徽天柱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同时确定四渎:江,河,淮、济。确立“五岳四渎”的目的在于( )
A.彰显封建王朝的正统性B.强化都城周边军事安全
C.确立传统朝贡体系地位D.调整王朝地方行政区划
2022-04-24更新 | 30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