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相传刘邦在用剑斩杀了白帝之子化身的白蛇后,得知了自己赤帝之子的身份。西汉建立后,此剑成为国之重器。到了东汉,皇帝出行时有专人背负此剑随行。两汉统治者将斩蛇剑视为国之重器的动机是(     
A.借助历史规范仪卫制度B.弘扬尚武勇毅政治传统
C.将汉代天命思想符号化D.强化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2024-02-29更新 | 719次组卷 | 10卷引用:【好题汇编】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卷02(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敕中藏府调金钱彩物(丝织品),增助军费”。西北出土的汉代简牍记载:“右庶士吏侯长十三人,禄用帛十八匹二尺少半寸,直(值)万四千四百四十三。”据此可知,当时丝织品(     
A.用于区分社会阶层B.受到政府严格管控
C.成为民众主要衣料D.具有货币价值功能
2022-11-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期中考试复习题一(1-13课)-【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古代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西汉时,江南地区还处于地广人稀、农业落后的状况。但到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湖南、江西等地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江南郡县明显增多,垦田多辟,耕地面积扩大。广大农民辛勤耕作、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汉越民族交融和共同开发、相对较好的自然条件以及铁农具广泛使用,成为此时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水平仍远低于北方,但还是为后来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作了一定的准备。

——摘编自夏时华《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若干原因探述》

材料二北宋立国后,太祖、太宗及其继承者通过强化地方官员劝农督导职责、推广优良品种废除苛捐杂税等措施重点发展东南经济,这促使当地农业飞速发展。随着麦、粟等旱地作物在南方的推广,东南“专种粳稻”的种植制度得以改变,农作物种植范围得到扩大。东南地区农民利用平原、丘陵山区的各种不同地理条件,开辟出经济作物的专业经营区域。因东南地区民田十之八九种稻,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从而使水稻的总产量超过了粟、麦而跃居全国首位。

——摘编自叶依能《宋代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东汉相比,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 . 如图为东汉画像砖戏虎图,据记载,汉代搏兽活动很兴盛,皇室园囿中饲有多种禽兽,以供游乐。当时的人们认为猛兽是可以驯服的,百兽驯服听命是国泰民安的瑞兆。据此可知,此类画像砖(     
A.证实了汉代国家统一安定B.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实D.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文献记述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后汉书·班固传》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2022-07-14更新 | 7147次组卷 | 68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