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赤道浑仪曾被认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方面的主要进步之一,而中国人却早已使用。”欧洲最早的赤道经纬仪是1598年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的,而中国“早已使用”的同类装置的出现不晚于(     
A.元朝B.隋朝C.东汉D.战国
2024-02-28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东汉名士范滂因“党锢之祸”遭牢狱之灾,出狱返乡时,汝南和南阳的士人迎之者车数千辆。这表明当时(       
A.士人在斗争中占上风B.皇权基础受到了削弱
C.范滂得到百姓的支持D.宦官失去地方掌控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汉驰道制度规定,非经特许,任何人员不能穿行中央三丈的“天子道”。到汉宣帝时,出现平民“以其罪罚之轻”,公然违反驰道禁令的现象,至汉平帝时废止这一规定。这一变化客观上(     
A.导致了天子权威的衰落B.推动了道路交通政治化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有利于商业交往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近年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出土一批汉简。其中有一则沼书的残简经整理确认如下:“……父母为天下至……普天莫匪新土,率土之宾,莫匪新臣……”据此可知(     
A.儒学思想渗透到基层民众B.丝绸之路以文化交流为主
C.西汉末年政权更选的局面D.汉代的政令传递畅通无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以来,云南河泊所遗址先后出土了大量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的封泥(信件的封缄),如“滇国相印”“益州太守章”“建伶(县名)令印”“同劳(县名)丞印”等。这主要表明当时(       
A.郡国并行制影响扩大B.边疆治理具有政治智慧
C.国家统一的进程加快D.推恩令实施具有策略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东汉后期,太子幼年即位,由太后临朝,但又不便接触大臣,因而重用娘家父兄协理政事,外戚自恃亲贵,无视幼主,朝中大臣均仰承其鼻息行事,及至皇帝成年,就重用心腹宦官,除掉外戚。东汉外戚擅权的根源是(     
A.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B.儒家伦理道德成为正统
C.皇帝权力的进一步强化D.宦官掌权威胁外戚特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不少东汉的画像砖、画像石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住宅、楼阁、院落、粮仓、磨房、猪圈、马车和农夫等,还可以看到在住宅附近的大片稻田、山林、池塘、盐井、渠道,还有收获、舂米、酿酒、纺织等景象。这些画像砖、画像石(     
A.是庄园生产生活的反映B.标志着小农经济的形成
C.体现出薄葬习俗的变革D.反映了基层治理的成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C.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2023-06-21更新 | 7393次组卷 | 40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2023-06-11更新 | 9659次组卷 | 70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4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东汉尚书台由西汉武帝内朝少府尚书演变而来,其下属六曹机构设置如下表,表明(     

尚书台

名称

吏部曹

二千石曹

民曹

客曹

三公曹

中都曹

职掌

选举、祭祀

辞讼

缮修功作、盐池园苑

护驾及羌、胡朝贺

岁尽对州郡考课

水火盗贼

人员

以尚书为每曹主吏,下有待郎、令史等

A.君主专制权力遭到削弱B.中枢权力运行机制异化
C.君相间的矛盾日益激化D.六曹逐渐掌握决策权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