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东汉时期的社会性质,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释放奴婢”是推动“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重大惠民措施。《后汉书·仲长统传》中也有“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失去土地被迫依附于豪强的人口)万计”的记载。

有人据此得出,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强盛。为豪强地主劳动的,大多数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婢,所以奴隶是东汉时期主要的劳动者,东汉时期的中国仍处于奴隶社会。

也有人提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是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东汉时期的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但仍存在奴隶制残余。

——据《后汉书》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对材料中某一种观点肯定、反对或修改均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论题,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 . 人物评价:王莽
观点和评价出处
莽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操史(佐助长官的属员),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东汉】班固《汉书》
任已而不师古(效法古代),秦氏(秦朝)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用,王莽以之身灭。【南朝】沈约《宋书》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王莽最为大胆的改革是对当时重大经济问题的正面挑战……王莽下令禁止私人拥有大块土地。【关】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王莽……打击侵陵小农的豪强势力,这是与多数士族大姓的利益相冲突的。……各地士族大姓都纷纷率领宗族子弟起而反叛,王莽政权终困而覆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王莽自幼勤学,拜名儒为师,与饱学英俊之士交游,事母及寡嫂极孝,从而赢得极好声誉。……进入政治舞台后,王莽愈加恭谨,……拉拢在朝的官僚及在野之名士。林剑鸣等《秦汉简史》
王莽过于迷信儒家经典,将理想当成现实,确定了完全脱离实际的过高目标。他既缺乏合理的改革方案,也没有推行到底的决心,很快以失败告终。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
王莽依照《周礼》设计了一套披着复古外衣的改造蓝图,主要内容有王田奴婢政策等……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符合客观实际,又无法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孟祥才《秦汉史》
王莽的经济政策无论如何是在追求平均主义。由于以往土地、奴婢的自由买卖,造成大土地所有者对农民的压迫。哀帝时期(此时王莽已经控制朝政)实行“限田”。【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阅读材料,概括出其中包含的评价王莽的三个视角,并任选一个视角,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2023-09-10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定位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豪族群体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表现出相同或相近的特征,具体特征如表3所示。   

特征说明
宗族性豪族本身具有宗法性血缘结构特点
地方性豪族宗族活动于特定的地域范围且豪族在该地城范围内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大地产性在通常情况下,豪族均为所在地城的大土地所有者
武质性豪族具有强力或暴力特性(汉代豪族普遍具有的社会特征,也是豪族社会势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非身份性汉代豪族与政治权力结合之前所具有的身份特征,尤其在豪族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
“经学化”和“官僚化”汉武帝以后,“通经入仕”逐渐成为地方豪族与政治权力结合的主要途径。不少豪族之家因为“累世经学”而成为“累世官宦”甚至“累世公卿”之家(但不是每个地区的豪族大姓都会经历这一过程)

——据尹建东《汉代地域性豪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关东、关中、江南及西南豪族为中心》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特征为“汉代豪族”这一概念下一个定义,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予以诠释。(要求:定义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3-07-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