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朝廷自184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镇压黄巾军之后,188年,又采纳宗室刘焉任用宗室、重臣为州牧的建议,改刺史为州牧,使之成为一州军政长吏、太守的上级,州郡县三级行政建制自此形成,史称“废史立牧”。下列对“废史立牧”的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对郡县制的彻底否定B.埋下了军阀割据的祸根
C.直接导致三国鼎立出现D.利于东汉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时期,私人经传讲学之风盛行,是官僚士大夫集团形成的一一个重要途径。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累世专攻经学的家族, 特点是世代相袭,父子相传。这一现象(     
A.激发起全社会崇经向学的风气B.推动了社会阶层逐步趋于固化
C.完善了凭才学入仕的选官制度D.使得儒学的正统地位日趋巩固
3 . 下图为出土的一枚王莽时期的铜镜,镜上铸有铭文:王氏昭竟(镜)四夷服,多贺新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孰(热),百姓宽喜得佳(嘉)德,长保二亲受大福,传告后世子孙力,千秋万年乐毋(无)极。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官营手工业发展B.大一统国家强盛
C.人民向往美好生活D.儒家民本思想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列侯张奂重民族之大义轻个人之私利,将羌豪所送之金器、良马全部送回,得到羌族民众的爱戴;平寿侯邓训以恩义对待羌胡之人,为他们医治伤病,深深地感动了羌胡民众。这反映出(     
A.儒家义利观有利于民族团结B.郡国并行制推动了民族交融
C.东汉时期边疆民族关系紧张D.列侯追求私利拉拢少数民族
5 . 尚书本为“少府(负责皇帝私财及生活的机构)属官治文书而已”,至光武帝时,则逐渐转为行政职位;东汉李固曾说:“今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也。斗为天喉舌……尚书出纳王令,赋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尚书的这一变化(     
A.消除了宦官专权乱政的现象B.适应了君主专制发展的需要
C.完善了官僚队伍的选拔制度D.反映了宰相权力的不断增强
6 . 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或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是哪一朝代的历史(     
A.秦朝B.新朝C.西汉D.东汉
2022-10-21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群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东汉初年,官府手工业作坊还有相当大的规模,盐铁业仍然为国家所掌握。到和帝(79—106年)时,政府被迫下令盐铁开禁,只设官收税。东汉后期,崔寔在《政论》中写道:“刀牟悉钝,故边民敢斗健士,皆自作私兵,不肯用官器。”这一变化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弛B.“工商食官”制的衰落
C.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D.地方王国势力的膨胀
8 . 东汉末,从地主阶级的政治中心城郭,到地主阶级田庄所在的乡邑,都受到黄巾军起义的打击,从地方县令到州刺史和郡守,也无不受到制裁。州刺史“望寇而奔”,“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这说明黄巾军起义(     
A.清除了国内的腐败现象B.冲击了东汉的统治秩序
C.摧毁了基层的郡县架构D.事实上结束了汉朝统治
9 . 尚书在秦和西汉初年,“掌通章奏”“秩六百石”。东汉建立后,刘秀正式成立尚书台,由事务官渐变为政务官,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刘秀旨在(     
A.加强皇权统治B.防止外戚干政
C.限制宦官专权D.树立儒学地位
2022-10-1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东汉时期的画像砖图片,其揭示的主要信息是(     
A.庄园经济大发展B.集市商品活动活跃
C.写意画风气浓厚D.体育娱乐活动昌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