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赋大家司马相如说:“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人物。”司马相如的赋把能够写入作品的东西,都铺陈其中。司马迁的《史记》文史哲、天地人面面俱到,各类人物纷至沓来,各色事件异彩纷呈。这说明汉文化(     
A.发展具有渐进性和包容性B.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
C.体现了气势恢宏的进取性D.具有兼容并蓄时代特征
2 . 【社会流动与实现途径】

材料一   汉代士人的社会流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与战国时期士人无秩序的流动相比,两汉时期,社会相对比较稳定,各项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从流动的趋向上来看,“学而优则壮”是汉代士人的主要价值取向,此外,学术领域,方术领域,工商领域等社会领域中也有大量士人流入。在隋唐以后“科举的社会”中,乡间社会是落第士人在科场困顿后不得不选择的归处,汉代则不然,广阔的乡间尽管吸纳了很多仕途失意的士人,但同时也有相当规模的士人,在绝意官场或无心工商、方水等社会领域后,自觉主动地选择沉淀于其中。汉代四百年间,以儒士为主体的士人持续性向官场的流动,有精于此,汉代政治的尚贤特质才开始形成,并最终定型。

——摘编自杨豪马德青《汉代士人社会流动研究》

材料二   社会流动充允许队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阶层,有的经提升而转移到较高的阶层,有的经下降而转移到较低的阶层,对于中国的社会晋升途径,有教育、行医、从军、从政、经商、婚姻、革命和造反等途径。有学者分析了近代直隶农村的社会流动,认为“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的晚清直隶农村社会成员在农村危机、近代化带动、大众追求三个动力合力的作用下,通过科举、新式教育、参军、经商、流民等各种途径实现了社会垂直流动。”

——摘自杨豪《回顾与思考:中国近代乡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土人社会流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乡村社会流动实现途径的历史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司马迁在《史记·酷吏列传》中,通过对十一个酷吏的白描式描写,将秦朝、汉初刑罚的严厉程度所造成的结果进行对比,间接表露了自己反对苛政的愿望,并感叹:“其廉者足以为仪表,其污者足以为戒。”这表明他(     
A.认为吏治是国家存亡的关键B.受到当时主流思想影响
C.敢于揭示西汉朝政腐败现象D.竭力批判现存统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学文献《战国策》中描述当时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蹋(蹴)鞠者。”西汉学者刘向《别录》载:“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如图为河南南阳方城县东关村汉墓出土的画像石蹋鞠图。上述史料可以说明
A.汉代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B.球类运动源于汉代军事操练
C.蹋鞠活动社会影响较为广泛D.汉代社会主流思想发生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推开斑驳厚重的历史大门,翻检汗牛充栋的文化典籍,我们触摸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脉搏。其中有这么 一部典籍,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典籍是(     
A.《春秋》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
2021-08-02更新 | 714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