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风箱水排(见如图)。水排以水力为动力,装置皮囊鼓风,“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的使用(     
A.增强了抵御灾害的能力B.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效率
C.提高了农业灌溉的效率D.实现了手工业动力的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     
逐步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出现耧车和代田法,冶铁技术进步;创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
A.出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
C.出现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D.形成了句子长短不齐的诗——词
3 . 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孔子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形成儒家经典
②《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③唐朝孙思邈完成《千金方》,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④元朝农学家王祯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东汉时期,鉴于世人传抄的儒家经典多有讹误,议郎蔡邕奏请皇帝批准,把《易》《书》《诗》《礼》《春秋》等刻在石碑上,为人们提供经书的正确版本。此举在当时有利于(     
A.造纸技术普遍推广B.五经被各阶层认同
C.民众传承传统文化D.儒学复兴运动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急就篇》成书于西汉后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启蒙书,内容涉及姓氏人名、服器百物、为官为政等。其中有:“宦学讽《诗》《孝经》《论》,《春秋》《尚书》律令文……抽擢推举白黑分,迹行上究为贵人。”这说明当时
A.察举制存在一定局限B.独尊儒术导致了学在民间
C.教育注重为现实服务D.统治者主张德治刑罚并重
2022-02-26更新 | 722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诗言志,歌咏言”,下列能集中体现两汉史学和文学成就的有
①乐府《江南》②司马相如《上林赋》③《诗经》④司马迁《史记》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 . 据记载,虽然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就发明了水排冶铁,但当时仍以人力(排)或畜力(马排)冶铁为主,甚至到唐代以后更是无实用性记载。对此合理解释是.
A.官营方式无力承担巨额成本B.民营方式导致技术失传
C.水排应用对水力的需求较高D.水排冶铁难以提高生产质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应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秦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020-02-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9 . 董仲舒言“教,政之本也”,贾谊更是强调“夫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自汉以后,《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被确定为学校教本与科举科目,各地学校以儒者为师,以礼义仁德来教化百姓,社会道德风尚渐趋淳化。这说明中国古代
A.主张百姓平等受教育B.崇尚以德治国理念
C.表彰儒学治国的功绩D.完善国家管理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D.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019-12-01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