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司马迁的《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下列记载不可能出现在《史记》中的是
A.禹建立夏朝B.秦始皇焚书坑儒C.蔡伦改进造纸术D.汉景帝削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列选项中符合《史记》的写作年代、编纂体例和选材原则的是
A.陈涉的生平集中于单篇B.楚汉争霸故事按时间叙述
C.刘秀重建汉朝事件叙述D.郑和下西洋航海路线详细记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图再现了汉代人力运输形式“担负”的画面。据《史记》记载:“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大概)十余钟致一石。”这体现了当时
A.劳作者的生产和生活B.长途运输的效率甚高
C.上层社会的娱乐与休闲D.政府强力推行重农抑商
2021-05-10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后汉书·西域传》对大秦有如下记载: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谷食常贱,国用富饶。……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这一记载可用来佐证
A.政治交往促进经济交流B.士大夫欣羡罗马富庶与繁华
C.西汉与大秦的双向交流D.汉代与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东汉建初元年贾逵应诏入宫讲《春秋左氏传》,皇帝“令逵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材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与简纸经传各一通”。从这些记载中无法确切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蔡侯纸”受到欢迎B.书写用品存在并用情况
C.造纸术已经出现D.儒学教育受到统治者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代史家谓:“班固作《汉书》,距司马迁不过百余年,其时著述家岂无别有记载?乃今以《汉书》比对,武帝以前多与《史记》同,并有全用《史记》文,一字不改者。然后知正史之未可轻议也。”这位史家意在
A.褒扬司马迁而贬损班固
B.说明《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
C.强调不能轻易改动正史中的记载
D.讲述《汉书》与《史记》一脉相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此可知,蔡侯纸
A.发轫中国造纸历史B.原料来源得以扩大
C.制造工艺更加复杂D.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9 . 据记载,虽然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就发明了水排冶铁,但当时仍以人力(排)或畜力(马排)冶铁为主,甚至到唐代以后更是无实用性记载。对此合理解释是.
A.官营方式无力承担巨额成本B.民营方式导致技术失传
C.水排应用对水力的需求较高D.水排冶铁难以提高生产质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文字记载是印证历史史实的唯一依据
C.东汉纸取代了竹简缣帛D.人类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