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在评述西晋政治时说:“曹魏时代的高官们跟着司马氏祖孙一道迈入了晋代门槛,只要忠心耿耿,就可以禄位永保,世代相袭。父子、兄弟甚至整个家族的成员,源源不断地进入西晋政权。”这主要反映出西晋时期(     
A.士族政治具有较强的封闭性B.宗法制度得到了全面的强化
C.士族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权D.取消了依据德才选官的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晋政府规定官员应按品级占田:“其官员品第一至于九等,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同时,还规定了编户民所占土地的数量“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等。这一土地制度(     
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发展B.以重建小农经济为目的
C.推动九品中正制的形成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逐渐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歌舞、器乐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等食品,逐渐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中央集权强化B.民族交融加强C.江南经济开发D.政权更迭频繁
2023-06-15更新 | 338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战火连绵,政局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A.政权并立与文化停滞B.开放包容与对外交流
C.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反映了(     
A.民族差异的消失B.民族交融的发展C.民族习俗的趋同D.民族布局的改变
6 .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A.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B.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C.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D.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2024-01-28更新 | 128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疆伊犁州伊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昨日更新 | 67次组卷 | 26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面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国家统一B.政权更迭C.民族交融D.北人南迁
2023-01-30更新 | 204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朝代的更迭蕴藏着重要的史实,观察下面《三国两晋南北朝知识结构图》,在下面①和②的横线上填写朝代正确的是(     
A.①东汉 ②北魏B.①西晋 ②前秦C.①西晋 ②北魏D.①前秦 ②北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2022-11-16更新 | 4321次组卷 | 53卷引用:新疆伊犁州霍城县江苏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