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屯田制是一种由政府提供土地,组织农民或士兵耕种,以解决军队给养或收取税粮的制度。三国时期的东吴推行了大规模的屯田,将屯田与水利开发并举,屯田制度与东吴政权相始终。东吴的屯田(     
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2 . 下列是同学们关于西晋灭亡原因的争论,你认为错误的观点是 (     
A.民族矛盾激化B.统治者昏庸腐败
C.宦官专权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3 . 中国古代王朝的覆灭基本上者是这三种形式,一是体制崩溃,权臣夺权;二是寿终正寝,民乱四起:三是时运不济,外敌入侵,属于第三种灭亡形式的是
A.西周,西晋B.东汉,东晋C.西汉、北宋D.西晋、唐朝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这流传千古的《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淡泊名利的儒士风度。“布衣”时期的诸葛亮的服饰面料最可能是
A.丝绸B.棉布C.麻布D.皮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魏晋南北朝以来,酥油茶或奶油茶逐渐在北方盛行。同时,中原汉世家大族也都喜食肉、乳酪,并带到了南方。这一现象反映了
A.少数民族汉化B.民族差别消亡C.民族交融加强D.经济重心南移
2022-01-20更新 | 242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历史上各民族不断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少数民族的内迁,西晋江统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建议将内迁的少数民族迁出关外,达到“戎晋不杂,并得其所”。这样,他们“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也会因“隔阂山河”而“所害不广”。

——据《资治通鉴》

材料二



(1)分析江统的建议能否可行?说明你的理由。
(2)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了很多较为成功的策略,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3)哪些历史因素促成了材料二现象的出现?分析该现象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对表中涉及的历史阶段认识正确的是
A.“先帝”是指汉献帝B.三国对峙呈现均势
C.魏蜀吴均灭于西晋D.南方地区得到治理
2022-03-0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西晋鉴于(曹)魏朝的薄待宗室,以致为自己所篡,于是大封同姓,同姓王可以“入秉机衡,出作岳牧”。此举(     
A.稳固了西晋统治秩序B.埋下了国家祸乱之源
C.清除了魏朝残余势力D.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
10 . 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四个政权一个重要的相似点是
A.都曾定都长安B.都处于全国分裂之中
C.都曾统一或据有过黄河流域D.都因少数民族入侵而结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