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1 道试题
1 . 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下图反映的社会状况出现于(     
A.秦末B.西晋C.唐末D.北宋
2023-11-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到西晋时,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他们在西晋灭亡后开始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族间彼此频繁接触,通婚杂居,互相影响。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B.战乱频仍导致国家分裂
C.民族交融趋势逐渐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不被认可
2023-11-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均(     
A.传播了先进生产工具B.巩固了西晋统一
C.加速了南北朝的对峙D.促进了民族交融
2023-11-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西晋末期,内迁匈奴贵族刘宣劝说首领刘渊:“晋为无道,奴隶御我。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其中所说的有利时机是指(     
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朝廷暴政D.藩镇割据
2023-11-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面为西晋至隋的朝代变迁图。由此可知,下列对这一时期时代特征表述正确的有( )

A.文化多元和民族交融B.社会变革和华夏认同开始出现
C.军阀割据和政局动荡D.政权林立和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A.江南开发B.政权并立C.民族交融D.政治改革
2023-11-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大一统秩序”的重生之路——三国两晋南北朝

材料一   中国处于单一政权的统治之下是常态……南北朝都不代表“常态”,但又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回归”……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是举世无双的,但“连续性”并不是说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进程,是在各种波动和“变态”中体现出来……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材料二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班固等《白虎通·三纲六纪》

汉末魏晋时期,外戚官官专政对受经学之风深刻影响的社会秩序和人伦纲常造成了重大破坏。

——韩东育《关于汉末魏晋世风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长江流域原本“刀耕水耨”的原始耕垦方式逐渐得到改变……越来越注重精耕细作。东晋政府鉴于江淮地介南北之间,适宜在水稻收割后安排三麦(旱作物)的种植,以济匮乏,于是下诏:“……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

——徐臣攀《汉唐时期农耕区拓展研究》

材料四   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上……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般富。庆之因此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竟相模楷。

——摘编自《洛阳伽蓝记》

(1)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史称“五胡内迁”。其中不包括(     )(单选)
A.匈奴B.鲜卑C.羌D.突厥
(2)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这种变化说明了(     )(单选)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C.中外艺术的交融性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3)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300多年历史,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之中。这一局面结束于(     )(单选)
A.公元3世纪末B.公元6世纪初C.公元6世纪末D.公元7世纪初
(4)请列举两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统一北方的政权名称。
(5)根据前四则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变态”的主要表现。
(6)你如何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大一统秩序”的重生时期?
2023-11-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的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漠中,分布着1400多座魏晋时期的地下壁画砖墓群,这些砖墓群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墓中精美的壁画(见如图)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珍贵缩影。以下对如图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农业生产得到恢复
C.社会分工不断扩大D.民族交融得到加强
9 . 在司马氏实现江南易帜的漫长过程中,不断出现曹魏官僚集团成员起兵反抗的现象,因此,官僚职权世袭制这种在曹魏得到长久使用并成功改造了汉代遗老遗少的官吏任用制度,被司马氏成功地接过来,并加以强化和改造。司马氏父子此举旨在(     
A.延续曹魏制度B.阻止士族参政C.稳定统治秩序D.改革用人标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内容为中国古代史上几个时期的政治状况

时期政治状况
秦末秦始皇大兴土木,漠视民生,迷信严刑峻法;农民起义频发;六国旧贵族趁机起兵复国,天下大乱。
东汉
后期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相互争斗:正直的士大夫抵制外戚宦官专权,出现“党铟之祸”;张角等发动黄巾起义;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
西晋
后期
晋惠帝缺乏理政能力,八位宗室藩王卷入宫廷政变,导致“八王之乱”;天灾频发,流民和内迁诸民族的起义此起彼伏。
唐末
五代十国
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藩镇割据,政局不稳,内乱频作;农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北方民族南下,政权更迭频繁;昏庸、残暴之主比比皆是。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一个时期,写出该时期,并简要说明造成其政局动荡的原因。
(2)从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2023-11-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