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2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段。图中①②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蜀东晋B.东汉南宋C.蜀北宋D.蜀西夏
2023-08-15更新 | 204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上-月考综合测试卷(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请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选择上面三幅图中的任意两幅图,各配上-段简要的文字说明。(要求:写明所选图幅名称,文字说明要有时间、内容、评价三要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2019-10-10更新 | 1173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段考历史试题
4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选项中最符合②所代表的时期阶段的表述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开放兼容与繁荣统一
C.国家分裂与社会倒推D.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3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三大区域经济。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以许洛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区域
以建业、扬州等地为中心的区域经济
以益州、成都为中心的巴蜀区域经济
A.政权鼎立B.人口迁移C.民族交融D.江南开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三国时期,东吴在与魏、蜀军事对抗的长江沿线实行屯田制,各级将领在其防区内组织军士及家属经营屯田,兴办水利工程,使之立足于江东70余年,“地方几万里,带甲将百万”。东吴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江南地区的开发
C.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D.缓和了社会主要矛盾
7 . 把握历史时段特征是历史学科的必备能力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D.中外交流与经济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4~6世纪,内徙至中原地区的北方诸族,历来仰慕汉族礼仪文化。如匈奴首领刘渊,习读《易经》《尚书,尤好《左氏春秋》,至于孙吴兵法、先秦诸子,无不综览。鲜卑、氐和羌等民族也逐渐接受并使用汉语、汉文,以学习中原先进的礼仪制度和传统文化。这些现象的出现
A.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B.反映了游牧民族丰富了农耕文明
C.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D.表明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进程完成
9 . 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②的特征是(     
A.早期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经济重心的南移D.君主专制的强化
2023-08-12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图1、图2为中原人民坐姿的变化。这体现了(     

   
图1汉石画像席地而坐

   
图2魏晋石画像垂足而坐

A.儒家伦理的规范B.民族交融的影响C.经济重心的南移D.衣服形制的变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