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6 道试题
1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昨日更新 | 68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涟水中学等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时代的阶段特征是(     

A.文明初现B.制度创新C.政权分立D.繁荣开放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服妖”被视为一种“妖风”“妖象”,是对封建礼制中“服制”象征体系的背叛和挑战。魏晋南北朝时期“服妖”现象多发,如最高统治阶层“好胡”之风。这一现象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社会风气败坏B.古代礼崩乐坏C.民族交流交融D.门第观念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借西晋王室衰微之际,以迁移、战争等方式在北方地区建立政权。为构建政权的合法性、适应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各少数民族政权(     
A.推行汉化改革B.强调民族特性
C.加强中西交往D.调整军事政策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大量内聚,而汉民族则从中原往东北、西北和南方辐射。各族人民在住所、饮食、服饰、语言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发生变化。这一现象(     
A.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目标B.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生活
C.彻底改变了人口分布格局D.完成了民族融合历史进程
6 . 依据表中关于三国时期卤城之战的史料,最合理的推断是(     
史料内容

出处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 还保营。

《汉晋春秋》(东晋)

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 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晋书》(唐朝)

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王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首三千, 懿还保营。

《资治通鉴》(北宋)

A.《资治通鉴》的记载相对客观B.相关信息可以进行互证
C.《资治通鉴》主要依据《晋书》D.出现早的史料最为真实
2024-05-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五胡(匈奴、羯、氐、羌、鲜卑)乱华”是一个贬义词,“五胡”是牧人,不是野蛮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也有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该学者的观点(     
A.意在强调少数民族比汉族更为先进B.侧重于分析华夏观念形成的背景
C.辩证地认识了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D.说明了民族交融趋势加强的动因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很多少数民族政权为了发展纷纷推行汉化。这(     
A.推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B.加速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C.导致了西晋政权的覆灭D.改变了南北对峙的格局
2024-05-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西晋怀帝永嘉年间汉人南迁示意图。据此推知,这次汉人南迁(       

A.源于土地兼并的加剧B.影响了经济和文化格局
C.导致了国家分裂动荡D.形成区域人口平衡局面
10 . 下图为西晋至唐代《丝绸之路上佛教中心转移路线示意图》。影响这一时期佛教中心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丝绸之路畅通B.政治局面变动
C.经济重心南移D.儒学地位动摇
2024-05-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