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下图反映的社会状况出现于(  )
A.西汉B.西晋C.唐朝D.隋朝
2020-10-1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
A.促进了民族交融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推动了三国鼎立D.实现了全国统一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如图反映的历史现象
A.促进了民族交融B.加强了中央集权
C.缓和了民族矛盾D.实现了全国统一
2020-10-14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曹操主政期间,多次发布求贤令,认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他多次强调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任人唯才,不拘名声品行。这说明当时
A.察举制度已被彻底废除B.传统观念影响人才选拔
C.世家大族垄断人才选拔D.九品中正制已日益僵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侧重记载了曹操集团的种种事迹,以曹魏为正统。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思想倾向也改成了“拥刘反曹”,以刘备为正统。上述材料表明
A.明代相关史实更加丰富B.正史应与小说互相印证
C.史书更能反映历史原貌D.文学作品大多符合史实
6 . “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夷岛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策马扬鞭走八荒,远征大业迈秦皇。誓登宇宙安黎庶,手挽长弓射夕阳。这首诗要描述的是
A.东北抗战B.淮海战役C.入缅作战D.渡江作战
2020-07-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研究表明,东汉时期黄金曾一度退出了流通领域,而布帛却在交换中突显出日益重要的地位。到曹魏时期 更是出现了“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的极端现象。材料说明
A.政治局势阻滞商品经济发展B.传统自然经济开始全面解体
C.政府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货币经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8 . 西晋和东晋政权面临着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这表明当时
A.庶族掌控铸币实权B.民间力量制约皇权
C.商品经济仍具活力D.抑商观念上下背离
2020-06-11更新 | 627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处局面的长期存在。反映出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D.南北对峙阻断交流
2020-01-22更新 | 377次组卷 | 3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晋书·陈寿传》记载,陈寿之父为马谡参军,街亭之失,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陈寿的父亲遭到牵连,受髡刑(剃去头发),因此陈寿在《三国志》中故意贬低诸葛亮,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以上内容表明
A.对历史文献的认识应持辩证态度
B.历史文献不能真实反映历史事实
C.历史文献左右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D.历史文献的记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