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印章、印蜕(印章钤印在纸上的图样)、印面,呈现在方寸之间,展现了天下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宜阳津印

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

铜印,秦代管理宜阳县渡口官员的官印。印文小篆宜阳,旧韩地名,秦时设县驼钮金印。呈现典型的晋代官印文字风格。魏晋时期颁少数民族官印大致有几个特点:一是首字多有“魏”或“晋”字,以表明至高无上的权威;二是官印中多有族名;三是赐给归附投降的少数民族首领多有“归义”字样;四是印钮多为驼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任选一枚印章多角度解读材料。(要求:观点明确,任选一枚印章进行阐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魏晋时期颁给少数民族官印大致有几个特点:一是首字多有“魏”或“晋”字,以标明至高无上的权威;二是官印中多有族名;三是对归附投降的少数民族首领多赐带有“归义”字样;四是印钮多为驼钮。如图是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印章:“晋归义羌侯”印。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晋政府实行相对开明民族政策B.西晋时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
C.西晋政府颁印有利于民族的交融D.西晋时少数民族逐渐主导了局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大批北方汉族儒士纷纷出仕少数民族政权。少数民族政权建立了儒学教育机构,前秦苻坚令太子及公侯百僚之子受业儒学,鲜卑人“南入中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这主要说明该时期(     
A.民族深度交融B.民族矛盾消除
C.少数民族学习儒学成为时尚D.少数民族南迁促进农业发展
4 . 从汉到唐,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汉到唐,由统一而分裂而再统一,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变迁,孕育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的统一帝国。汉唐间的历史发展取向,与当时的南北区域背景,特别是六朝时期特定的南北关系,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说汉朝是前承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发展候向,并将那个时代出现的各种要素、显现的各种矛盾熔冶于一炉的统一皇朝,那么,唐朝则是前承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发展倾向,对南北分裂时代所产生的各种要素兼收并蓄,并孕育了新的变革萌芽的统一皇朝。正如春秋战国与魏晋南北朝存在显著差异一样,汉和唐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甚至这些差异在一些人看来是根本性的,即社会形态和时代性质的差异,而且唐代相对于汉代的所有变化,都可溯源于汉唐之际的魏晋南北朝。

——摘编自牟发松《汉唐历史变迁中的南方与北方》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唐代相对于汉代的所有变化,都可溯源于汉唐之际的魏晋南北朝”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述变化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立即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由此可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质上缘于(     
A.自然地理屏障的客观阻碍B.小农经济的分散保守特征
C.豪强地主势力的分区制衡D.各地军阀的治国理念分歧
6 . 据史书记载,魏晋时期,晋朝将领魏浚在洛阳失陷后,屯于洛北石梁坞,归附者甚众;江州刺史郭默在永嘉之乱后,率遗众自任坞主,流民依附者甚众;平阳县侯李矩在刘渊进攻平阳时,被乡人推为坞主,东屯荥阳,远近多附之。这可以说明当时(     
A.庄园经济兴起恰逢其时B.豪强势力趁乱拥兵自立
C.北方战乱明显多于南方D.流民增多危及社会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魏晋时期,为抵御异族侵扰,保卫家园,汉族出现“教以骑射挽强之术”,弱冠生也“别有博射,弱弓长箭”,南方儒雅为主的单一体育也被打破,转向重射猎、摔跤等。“五胡”入主中原后,受汉文化影响,也习射礼、围棋、投壶等。这反映出当时(     
A.尚武风气蔚然成风B.胡汉文化交流互鉴
C.社会政局动荡不安D.民族交融形成高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为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所设置的官员(部分)。这反映出当时(     
国别官员职位
曹彪吴王
张鲁阆中(今四川阆中市)侯
杨阜益州(今四川成都)刺史
刘永鲁王
杨仪弘农(今河南三门峡市)太守
魏延凉州(今甘肃武威市)刺史
孙霸鲁王
诸葛诞青州(今山东青州市)牧
朱育清河(今河北清河县)太守

A.中央集权统治进一步加强B.政权间斗争的日益加剧
C.吴蜀联盟瓜分天下的目标D.分裂中暗含统一的因素
2022-12-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晋武帝公布的占田法令中,规定了官吏和士族占田荫客的数量,一个一品官,可以占有土地50顷和佃客50户,衣食客3人。国家还给品官和士族以菜田或厨田。这些措施(     
A.加强了国家对土地的控制B.使世家大族获得了政治特权
C.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发展D.推动了门阀政治的迅速发展
10 . 魏晋经济
(1)曹魏____制:土地国有;军屯军粮、安置流民、恢复生产;民屯
(2)北魏____制:土地国有——租调制——推动农业的恢复;增加赋税收入
(3)经济重心南移:①魏晋,北方____,人口____,江南经济得到____发展
②唐代________,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经济开始____北方
③南宋,经济重心____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带动____重心南移;
④明清,经济重心南移的____期,江南____________发生变化;
2022-12-0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4三国两晋南北朝-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