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相传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在云南大规模推广茶叶种植。为了纪念诸葛亮,这里的人们奉诸葛亮为茶祖。这种传说反映了三国时期
A.西南地区得到开发B.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西南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茶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2021-11-13更新 | 30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点对点专项训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2 .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A.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B.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C.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D.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2024-01-28更新 | 144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3 . 考古发现,魏晋十六国时期,黄河以北的墓葬较之秦汉时期,无论在规模还是豪华方面均有不及,呈现出简埋薄葬的典型特点。这反映出当时
A.勤俭节约之风十分盛行B.战乱不息社会经济凋敝
C.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D.北方生产力落后于南方
4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4-05-31更新 | 123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复习卷: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2019-10-11更新 | 48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随堂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政权,这些政权大多以“汉”“赵”“夏”“秦”为自己的国号。这反映出当时北方
A.少数民族开始汉化进程B.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
C.出现胡汉相互融合趋势D.地区经济文化均衡发展
2021-04-01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点对点专项训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材料或史实结论
A官渡之战,袁绍兵十余万,曹操兵仅十分之一,击破之曹操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刘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湖北和湖南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曹操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战乱频繁
D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前秦破坏南方稳定,阻碍经济开发
A.AB.BC.CD.D
2019-11-06更新 | 395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随堂练习
8 . 下列对北魏统治者在统一了黄河流域后面临的局势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B.各民族的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C.社会矛盾相对缓和D.与汉族相比,鲜卑族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10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统一的西晋政权短命而亡,原因不包括
A.少数民族反抗剥削压迫的斗争B.八王之乱削弱了统治
C.内迁的匈奴贵族灭亡了西晋政权D.内迁的鲜卑贵族灭亡了西晋政权
2020-08-27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