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魏晋时期,流民多庇大姓为客,编户齐民则为了逃避课役纷纷逃入私门,甚至连政府所控制的“名工细巧”也“悉纳私第”,流民和编户大量托庇于世族。此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庄园经济迅速发展D.游牧经济的排挤
2 . 成语“乐不思蜀”讲述了后主刘禅在一次观看有蜀地歌舞表演的宴会上喜笑自若,其随从人员却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这一成语故事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局势变化(     
A.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势B.形成曹魏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
C.形成西晋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D.标志着西晋完成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开凿了从钱塘江到建业的运河,并广泛组织民众开挖疏浚会稽湖、巢湖等江南湖泊和河流。这些举措(     
A.为北人南迁创造条件B.有效阻止了曹魏进攻
C.使江南经济超过北方D.为开发江南提供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对于西晋以来的“五胡内迁”,有学者指出:“五胡主动汉化,并非忘记祖先和自我矮化,而是拥有超越部落政治、建设超大规模政治体的雄心。”该学者认为,“五胡内迁”(     
A.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B.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C.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
D.引发了亚欧大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2023-11-13更新 | 512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4届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南北朝后期,南北使节往返日益频繁,充任使节的多是南北闻名的高门名士。同时,沿淮、汉边境有很多“大市”“小市”,打破关禁的要求日益迫切。北方汉人也不再因民族压迫而南流。这表明(     
A.经济交流推动江南开发B.高门名士肩负通好使命
C.民族交融奠定盛世基础D.文化融汇消除民族隔阂
2023-11-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汉武帝时,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向北推进到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与阴山以及长城一线。而魏晋南北朝时,农牧分界线内缩至渭河平原北部边沿致汾水中游一带。据此可知(     
A.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B.南方经济已超越北方
C.游牧文明取代农耕文明D.战争不利于民族交融
7 . 西晋末期,内迁匈奴贵族刘宣劝说首领刘渊:“晋为无道,奴隶御我。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其中所说的有利时机是指(     
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朝廷暴政D.藩镇割据
2023-11-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面为西晋至隋的朝代变迁图。由此可知,下列对这一时期时代特征表述正确的有( )

A.文化多元和民族交融B.社会变革和华夏认同开始出现
C.军阀割据和政局动荡D.政权林立和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9 . 在司马氏实现江南易帜的漫长过程中,不断出现曹魏官僚集团成员起兵反抗的现象,因此,官僚职权世袭制这种在曹魏得到长久使用并成功改造了汉代遗老遗少的官吏任用制度,被司马氏成功地接过来,并加以强化和改造。司马氏父子此举旨在(     
A.延续曹魏制度B.阻止士族参政C.稳定统治秩序D.改革用人标准
10 . 汉末三国以来,为了补充内地的劳动人手,或为增补军队兵源,汉族统治者经常招揽或强制迁移边地少数民族入居内地。这一时期,中国的气候正进入到一个持续 6 世纪的寒冷期,居于北方边地的少数民族,也因气候原因大量南迁。下列政权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的是(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