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三国演义》奉刘备为正统,并着力刻画了刘备的仁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羽的忠义,与曹操“乱臣贼子”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三言两拍”中许多作品也被注入了宣传因果宿命和忠烈孝义的内容。这种创作风格反映出
A.儒释道开始走向融合B.主流价值观影响文学创作
C.小说成为了文学主流D.小说创作为专制统治服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东汉末年曹操自任丞相,移原隶少府的尚书吏部曹、选部曹等尚书诸曹为丞相属官。后来,魏文帝曹丕以曹操设立的专门处理机密文书的秘书省为基础另设一省,掌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曹魏行政机构的调整
A.遵循了中央集权制原则B.有利于中央事权的统一
C.降低了中央的行政效率D.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晋前后的户籍的变化具有以下特征:
西晋以前东晋之后
书写材料简牍
户籍内容人口数字等简单的信息先祖仕宦履历、起家官、联姻状况、嫡庶身份等
户籍保管地方二级制中央到地方的多级制
这些变化
A.杜绝了户籍的诈伪现象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保证了国家的税收来源D.限制了士族门阀势力膨胀
4 . 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不仅思想活跃,行为也展现出一种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 特立独行、清静无为的特点。他们还颇喜雅集,谈论自然之美和一些玄之又玄的话题,对当时 政权分立、民族纷争的现实似乎毫不关心。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道家思想得到复兴B.士族政治僵化腐朽
C.佛教实现了中国化D.儒学丧失主流地位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为鼓励在纷乱之时保持高风亮节、特立独行的节义之士,特别予以表扬,此举固无不当,但却造成一种为享大名于天下而刻意隐逸、或以借“道德良好”来达到引人注目、立异名高的目的,于是后来选举、辟召等拔取政治人才的制度,一变而被扭曲为“道德比赛”的工具……再加上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宦官、外戚交互窃柄,更促使士人激愤,太学“清议”应运而生……至曹操崛起之时,士人大都均与道德告别了,其态度呈现一种两极化的发展:一是由“清议”转为“清谈”,超乎现实,在乱世中依然潇洒优哉游哉,走向清虚空灵之路;另一就是由不齿做一个空言道德、百无一用的废物,而反动为循名责实,只讲求如何强力操作实际政治,明白宣告道德破产。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有了荆州和附近诸郡,孙权力量也日益壮大,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曹操要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阻力非常大。于是他在建安十五年(210年),以迫切的心情写了求贤令,号召去发现那些埋没在下层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就举荐出来,希望有更多的“贤人君子”和他一起“共治天下’’。

——根据龚鹏程《改变中国历史的文献》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操“求贤”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曹操的“求贤令”。
6 .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渲染刘备的“仁”、关羽的“义”、诸葛亮的“忠”,而且有鲜明的拥刘反曹的价值取向。这表明
A.明清小说适应了新兴阶层的崛起B.三国故事在民间有深厚群众基础
C.作者有浓厚的正统政治观念理想D.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主流思想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材料  皇甫隆,三国时期魏国人,嘉平年间(249254年)任敦煌太守。敦煌地处西陲边地,农业生产较为落后。当地多沙地,碱性很大,宜于过水漫灌而不适于滀水灌溉。但当地农民往往“灌溉滀水,使极濡洽,然后乃耕”,结果水干后地块易板结,造成“谷收更少”。皇甫隆到任后,看到当地百姓仍在沿用原始的耕种方式,遂实地考察,因地制宜,亲自教农民采用楼耕法,推广薄水漫浇法。“岁终率计,其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他还下令禁止当地妇女穿羊肠裙(用一整匹布做条裙子,如同羊肠一样盘结在身上,浪费且活动不方便),改穿中原地区流行的简易裙,由此,“西方(敦煌地区)以丰”。时人称赞其“勤恪爱惠,为下兴利”。

——摘编自魏明孔《曹魏对金城、河西地区的经营述论》


(1)根据材料,概括皇甫隆经营河西地区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皇甫隆经营河西地区的措施的作用。
8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境内曾经并存许多政权,同时也曾经短暂统一。下列图中政权先后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12-13高二上·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历史上某些时期,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被称为“大变革”。下列叙述中不能称为“大变革”的是
A.春秋战国,分封变为郡县B.商周之际,属国变为封国
C.三国时代,统一走向分裂D.清末民初,专制变为共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