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甘肃河西地区魏晋墓葬壁画的“六畜”图像统计。这表明(     

序号

所属墓葬

资料来源

1

5

3

3

1

2

0

嘉峪关新城M1

《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第97-98页

2

17

18

2

3

2

1

嘉峪关新城M3

《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第99-102页

3

6

12

3

1

2

2

嘉峪关新城M4

《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第103-104页

A.铁犁牛耕技术尚未出现B.农户收入完全依赖家庭副业
C.田庄经济取得长足进步D.边疆地区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216年,曹操要求内迁的南匈奴呼厨泉单于对其称臣,并将其留于邺城。此后,曹魏又将南匈奴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分居于六郡,各“部立其中贵者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这些举措(     
A.阻断了少数民族的内迁B.加强了对南匈奴的管理
C.奠定了改土归流的基础D.促进了边地秩序的稳定
2022-11-1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吴诸葛恪镇压山越人(活跃在今常州,镇江一带)时,“荡涤山薮,献戎千万”,而以之为“甲士”者仅“四万”人,其余则成了郡县领民,即秦汉时的编户齐民,其中绝大部分属于自耕小农。这一做法(     
A.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B.说明南方社会发展落后
C.阻碍了江南经济发展D.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匈奴与其他民族交融的情况如图所示。

上图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     
A.关键在于文化认同B.在复杂形势下的趋同性
C.在过程中的互动性D.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方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3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三大区域经济。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以许洛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区域
以建业、扬州等地为中心的区域经济
以益州、成都为中心的巴蜀区域经济
A.政权鼎立B.人口迁移C.民族交融D.江南开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瓦解分化曹魏政权B.阐明政权的合法性
C.表明统一南北的意志D.制造统一全国的舆论
2022-05-25更新 | 274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