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4-05-1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在三国至隋朝的几百年的时间里,黄河保持着长期安流的局面,其中见于记载的河溢现象只有几次,如果要考察这一时期长期安流局面出现的原因,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因素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时局B.古代治理水患技术的进步
C.政府对治理黄河水患的重视D.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
2024-04-02更新 | 70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城区汕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三国时期,吴国定都建业,即今天的(     

A.南京B.洛阳C.成都D.开封
2024-04-0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4 . 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C.民族交融加强D.社会分工扩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先秦以来的观念认为,华夏居于中原,是天下的主导,夷狄处于边缘,为华夏的从属。十六国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通常以“中国”“华夏”自居,将东晋斥为“南裔(夷)”。与此同时,南方政权通过礼制改革,逐步树立“建康”为天下中心的观念,修订了“中国”的地理坐标,以南朝为“中国”。这些现象有利于(     
A.确立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B.推动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奠定统一的社会心理基础D.消除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三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力图打破当时的均衡局面,这表明(     
A.当时各方力量正在剑拔弩张B.各国内部混乱,无法完成统一
C.统一仍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D.统治者竭力维护割据局面
2024-01-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中国历史》A卷
7 . 曹操通过赤壁之战大败袁绍,进而统一了北方。(     )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陈寅恪在《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一文中提及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其意在说明(     
A.魏晋北民南迁促进经济繁荣B.北魏改革促进“以夷变夏”
C.南北朝民族交融为隋唐盛世奠基D.魏晋时期佛道儒相互影响
2023-12-2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一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孙吴政权实行的“兵业”屯田制,让士兵一面打仗,一面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又把山越等少数民族从山林中迁出,使其依附于将领和大官僚地主,以强行开发土地。这些举措(       
A.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B.改变了江南农业落后的局面
C.加速了南北商业贸易的流通D.提高了南方农耕经济的水平
10 . 作为史学基本属性之一的时序性是时空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中①②③处对应的朝代是(       

A.东汉、新朝、唐朝B.东汉、西晋、唐朝C.西汉、隋朝、唐朝D.东汉、西晋、隋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