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把鲜卑穆、楼、于等八姓与汉族崔、李、王等著姓划为同等,并将士族划定为膏粱、华腴、甲姓、乙姓、丙姓、丁姓诸等级,规定士族不得担任低级官职。这些举措意在(     
A.缓和士族与庶族之间矛盾B.推动各民族的交融
C.促进鲜卑贵族内部的团结D.巩固王朝政治统治
2024-03-27更新 | 33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公元383年,苻坚率领前秦80多万军队向东晋进军,希望一举灭掉东晋。但在交战时,前秦军队中大量随军的鲜卑族、羌族的首领各有自己的想法,而汉族官兵又不愿意攻晋,前秦军队最终惨败。据此可知,前秦(     
A.并未统一黄河流域B.民族矛盾空前尖锐
C.汉化政策激化矛盾D.统治基础比较薄弱
2024-03-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王室长乐冯氏,为人聪明明察,读过书,学过算术,是北魏历史上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杰出人物。476年,冯太后临朝称制,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太和八年六月,冯太后下诏班制俸禄;九年、十年,她又亲自主持颁行均田制和三长制,给北魏社会带来重大变化。她重视儒家教育,下令各郡设太学,置博士、助教,根据各郡大小招收学生。她尊崇孔子,下诏祭祀孔庙。她废止鲜卑族的原始巫术,严令禁止鲜卑同姓通婚的落后习俗。冯太后用人颇具政治眼光,她器重李冲的见识才干,当时的政治措施、制度兴革多有李冲的谋划。冯太后对孝文帝的管教很严格,在其长期影响下,孝文帝成长为一位具有卓越才华、有胆有识的青年政治家。孝文帝说:朕幼年即帝位,仰恃太后安缉全国,“祖宗情专武略,未修文教。朕今仰禀圣训,庶习古道”。孝文帝后来完全忠实地继承了冯太后的事业,延续了冯太后制定的政策。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冯太后对北魏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太后成为杰出政治家的原因。
2024-03-26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湘楚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C.民族交融加强D.社会分工扩大
5 . 有学者指出:“关于秦汉两朝帝国传统的记忆,延续贯穿了整个分裂时期(魏晋南北朝)。不仅那些渴求重现帝国雄伟气象的帝王心存此念,士族阶层亦复如此。”该学者意在强调魏晋南北朝时期(     
A.统治阶层存在统一观念B.传统社会观念全面复兴
C.士族门阀制度不得人心D.民族交融促进社会发展
2024-03-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学者阁步克认为中国古代发展历经秦汉的波峰,到魏晋南北朝则陷入波谷:日本学者川本芳昭也将这一阶段概括为“中华帝国的崩溃”。上述学者持论立足点应是(     
A.民族交融B.国家发展C.江南开发D.制度创建
2024-03-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魏大臣高谦之认为,“钱货之立,本以通有无,便交易,故钱之轻重,世代不同”“政兴不以钱大,政衰不以钱小”“今寇难未除,州郡沦败,民物凋零,军国用少,别铸小钱(即将钱币分量减轻而币值不变),可以富益”。这反映了北魏(     
A.别铸小钱有利于商品的流通B.通过币制改革实现社会稳定
C.正确借鉴了历代钱法的得失D.统治者铸钱敛财的财政观念
8 . 496年,孝文帝以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蒙阳郑氏和太原王氏为汉人的四大郡姓,可与皇室通婚。同时,诏令鲜卑各大族改为汉姓,以穆、陆、贺等八姓为第一等。孝文帝的这些举措(     
A.旨在提升汉人影响力B.解决了国家认同问题
C.凸显了士族政治色彩D.维持了社会长治久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 “在4世纪的时候,中国南方还是一个没有军队的王朝,而中国北方却只有军队,没有王朝”。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混乱不堪的政治格局
C.南北社会发展迥异D.南北方民族交融加快
10 . 东汉班固创作《两都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西都”指西汉都城长安,“东都”指东汉都城洛阳。唐文宗太和年间,李庾作《西都赋》、《东都赋》,写长安与洛阳,成了唐代少见的大赋。下列关于汉唐时期长安、洛阳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将都城迁到洛阳②东晋的法显从洛阳出发到天竺取经
③隋炀帝时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④唐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