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任何时代的史学现象、史学成果,都不能脱离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历史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撰写朝代史的盛况,有关北方民族史的著作也很多,家传、谱牒受到普遍关注,佛教史著作也有新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史学成果所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多元与融合B.冲击与迁徙C.传承与创新D.保守与僵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A.规范统治秩序B.发展游牧经济
C.加速民族交融D.缩小南北差距
2022-10-12更新 | 1052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百校联考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资治通鉴》,“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宋末元初人胡三省在注释《资治通鉴》时感慨说:“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胡三省感慨的是(     
A.孝文帝的改革吸收了很多中原文化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汉族发展融合了大量少数民族成分D.隋唐历史影响后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孝文帝后期,汉人士族担任将相的人数从不到四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一,经过宣武、孝明两帝后几乎达到胡汉各半的比例。这说明北魏
A.汉化程度不断加深B.政权被世家大族垄断
C.选官用官注重门第D.胡汉有别的观念淡化
5 . 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迁移情况。表中的都城迁移方向
A.与民族迁移方向保持一致B.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
C.表明中华文明的多元并立D.反映出民族交融是一种离心运动
2022-01-02更新 | 3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2022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北魏末年大乱时,山东豪族高翼在临终前对子孙说:“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社稷阽危,人神愤怨,破家报国,在此时也。”同样身逢北魏末年乱世的汉族名士封隆之发起了对北魏勤王之号召。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北方民族交融影响深远B.南北朝改换了正统地位
C.儒学独尊地位得到巩固D.门阀政治发挥重大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304—439年我国北方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的成汉,史称“十六国”。这反映了
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
所属
民族
匈奴鲜卑賨(cong)
政权
名称
前赵、
北凉、夏
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后赵前秦、
后凉
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
A.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B.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C.鲜卑族综合实力最为强大D.各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
2021-11-03更新 | 238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9+N联盟2022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生活在东魏北齐之际的史学家魏收,将北魏建国以来陆续修订的先世历史辑入《魏书》,将黄帝从华夏祖先推广成为北朝各族的共同祖先。这体现了
A.尊祖敬宗的宗法观念B.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C.国家统一的社会现实D.华夏观念的开始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