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66 道试题
1 . 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仍然面临民主革命与改革的艰巨任务亟待完成。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是(     
A.印第安土著居民受历史文化传统束缚
B.独立前殖民者实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遗毒
C.该地区并未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冲击
D.美英等国长期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的影响
昨日更新 | 188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2 . 二战期间,宣传海报被誉为“墙上的武器”。如图所示,美国政府以“This man is your friend.He fights for freedom”的主题发行了系列海报,宣传海报“This is the enemy”获国家战时海报设计大赛优胜奖。美国海报宣传(     

A.旨在巩固霸权B.注重舆论引导C.进行经济渗透D.谋划战后秩序
3 . 戴高乐在《战争回忆录》中记述了1940年3月在巴黎的见闻:“各行各业都有势力强大的团体公开赞成停战……有人认为与希特勒相比,斯大林才是真正的敌人……部分政府官员甚至主张割让部分非洲殖民地,以便讨好这个魔鬼。”这些记述揭示了当时法国(       
A.推行绥靖政策的动因B.对苏德战争的漠不关心
C.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D.意识形态对战局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学者颜元曾评论道:“朱子遗风至今日,衣冠文士羞与武夫齿,秀才挟弓矢出,乡人皆惊,甚至子弟骑射武装,父兄便以不才目之;长此不返,四海溃弱。”“宋元来僪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据此可知,颜元(       
A.倡导重视妇女家庭伦理教化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反对理学对士人的消极影响D.赞同宋代重文轻武政策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的部分情况,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年份

建置

作用

开皇

三年

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

大业元年

开通济渠。接驳洛阳与淮河。

开元

二十二年

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驶至治……三年运米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
A.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C.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逐渐割离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重心南移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地图革新与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70年,在安特卫普首次出现了名为《地球大观》的地图集。其作品利用大量航海日志与地图资料,采用统一的投影法、比例尺和“一图配一文”规则,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荷兰人很快效仿这种制图和商业模式,阿姆斯特丹成为后起的行业中心,“地图集”作为一种新型出版物开始流行起来。1594年,法国人莫里斯:布格罗出版了一部国家地图集《法兰西大观》,收录了18幅王国地图,将古代高卢的疆域同当下法兰西的领土对应起来。波旁王朝也在边境省份任命了多位“国王工程师”直接负责地形的勘测,并且配备了专门的地图绘制人员。他们走遍了王国的疆域,绘制了可以准确定位的地图,还形成了许多文字报告和图集。

——于京东《图上的“国家”:西方政治史研究中的地理学叙事及其变迁》

材料二   清末以降,采用西方印刷技术的新式地图,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与“出版救国”的重要媒介。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开始涉足地图出版领域,特别是伴随“癸卯学制”的颁行,为配合中小学“最新教科书”的编辑与发行,相继译印,《西洋历史地图》《瀛寰全图》《万国典图》等教学地图,颇受当时中小学教材市场的欢迎。同时,感于“日俄开战,于我国关系甚大”,于1904年出版发行了《最新满洲朝鲜地图》,成为清末较有代表性的时务地图。

——李鹏《清末民国商务印书馆地图出版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16世纪后期荷兰、法国“地图集”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20世纪初新式地图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作用。
7 . 西汉初,刘邦“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普”者置以为三老,县乡三老并不是县廷属吏,没有禄秩,只是享受免服徭役的优待,与县令、丞、尉共同教化百姓。汉初三老的设置旨在(     
A.扩大统治基础B.加强基层治理
C.推动儒学普及D.实现地方自治
8 . 【动荡与剧变】

金冲及先生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世纪在变化的规模和深度上能同二十世纪相比。二十世纪,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剧变的不平凡的世纪。在这一百年里,人类遭受深重的苦难,也取得了难以想象的进步。对中国来说,这是决定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一百年,经过种种困难和曲折,当二十一世纪到来时,中国的面貌已发生使世界惊讶的变化。

请以“动荡与剧变”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20世纪以来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9 . 【中法关系】

材料一   17世纪末叶以后,中国文化信息传入欧洲,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的信心和依据。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君主专制比较有节制,承认中国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设置谏官具有发展生产和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的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的态度,他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生产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国国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陈宣良《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二战时期,中法为盟友,都为反法西斯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也因此结下深厚的友谊,但中法毕竟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促成它们建交的不止是二战时期的“浅薄缘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美苏冷战”。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英国是一个高贵的民族,英国人应该有自己的领导权力,不能再受美国的控制和摆布,于是他毅然脱离了美国,追求自主权。而当时的中国与苏联决裂,中苏形式严峻,中法两国都迫切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来巩固政权,同时更需要结交其他国家来增强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当然戴高乐支持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并从越南战争中退出,是中法建交的又一原因。两国有着共同的需求,所以戴高乐就产生与中国建交的念头。1963年他派总理富尔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双方在台湾问题上产生分歧,但法国还是同意与中国建交,断绝与台湾地区的外交关系,率先向中国伸出“橄榄枝”。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中国正式建交,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被外国媒体喻为“外交核爆炸”。

——吕芳《漫谈中法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文化的内容,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法建交的历史条件。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特的“中法(建交)精神”,请尝试概括“中法精神”的内涵。
10 . 直系军阀首领曹锟是天津静海一带有名的大地主,同时还创办了恒源纱厂;民国总统黎元洪不仅是大地主,而且投资创办了一批企业,如中兴煤矿、中原煤矿等12家厂矿和中华汇业银行,成为工商地主。材料可以用于研究民国初年(     
A.社会结构的变化B.官僚资本的膨胀C.军阀派系的纷争D.土地兼并的加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