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区的基层治理主要依靠农民群众,通过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形成有效治理机制。为此,苏区政府保障农民权益,开展土地革命;兴办基层教育事业,扫除农民“文化荒原”;通过颁布法律条令,构建法律体系,为广大农民实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提供保障;通过民主选举制度,由选民直接选出民主政权机关;建立民主监督制度;实行民主决策,重大决策都要经过苏维埃代表大会或各级苏维埃政府的讨论和决定;大力发展农工商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摘编自徐子迪、肖建华《中央苏区基层治理经验及其当代启示》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社会改造中深入基层社会,在动员工农群众参与革命的过程中,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嵌入,破坏了旧的统治基础和社会结构,重构了基层社会的组织体系和以群众政治参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运行机制,实现了对基层社会全方位革命性的改造。

——摘编自刘一博《改造基层:中国共产党苏区执政的路径与成就》

材料三   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曾发动县自治运动、农村复兴运动、新生活运动等一系列运动来改造与建设乡村。县自治运动从1929年开始至1935年,国民党中央无奈宣布全国尚未有一县完成自治。时人评价新生活运动“只见宣传,不见事实……自欺欺人,贻笑外邦”。农村复兴运动被时人讥评为“惟精细毕具,缓急不分,似不足以慰我垂毙农民之急求”。

——摘编自王兆刚《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权对乡村的运动型治理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苏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途径,并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央苏区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基层治理中所得到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所示为1959年和1962年我国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统计(单位:亿元)。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时间基本建设支出增拨企业
流动资金
农业支出科学研究支出教育支出财政总支出
1959年302.3454.2858.2319.1532.48543.17
1962年55.6547.7838.2313.7328.01294.88
A.优先发展国防工业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国家经济政策调整D.经济困难局面日益严重
3 . 如图所示为1900—1917年工程类专业留美学生归国初次就业情况统计。这可用来说明,清末民初(     

A.留学教育使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思潮B.留美学生助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
C.留美教育使中国工业结构得到重组D.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4 . 据史书记载,初行两税法之际,“分命使臣,按地收敛,土户与客户,共计得三百余万”,其中权门豪强所隐占的客户就占了2/5,经检查以后,则“浮浪悉收,规避无所”。这说明此法的推行(     
A.使纳税编户大量增加B.缓解了土地兼并现象
C.削弱了地方藩镇势力D.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编纂法典时以法国法为模式,由于这些法典过分法国化,因此遭到普遍反对和抵触。1889年,日本以1850年《普鲁士宪法》为蓝本重新修订并颁布了“明治宪法”,从此稳定下来。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近代日本(     
A.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B.借修宪来压制人民的反抗
C.与德国国情有相似之处D.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埃及商业合同通常使用莎草纸或石碑等媒介,其内容涵盖广泛,包括商品买卖、借贷、租赁和劳动合同等,合同中详细描述了交易的对象、数量、质量、价格以及双方的权利和责任。这体现出古埃及商业交易(     
A.遵循法制B.依赖道德C.不重形式D.追求公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61年6月,美国某知名电影制片人发表文章,称好莱坞电影是“铁盒里的大使”,认为“这些圆盒子里装有卷得很紧的一卷卷印着美国电影制片者思想、想象和创作才能的走遍世界的影片。我相信,美国影片是对共产主义最有效的摧毁力量”。该制片人在此强调了(     
A.文娱创作弱化意识形态对抗B.冷战局势影响美国电影制作
C.美国全面推行对苏遏制政策D.影片创制广受国际社会认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先民就发展出一系列富于包容性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近代以来,随着中华民族所面对的内外形势与历史任务的显著变化,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也有了新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不是孤立于世界的,中华文明所创造的文化也不是封闭保守的。中华文化能积极吸纳、融合其他文明的有益成分。包容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天地大德,也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更是实现中华文明长期繁荣的精神源泉。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特性,对我们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摘编自王煦《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就“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整体或局部任一角度均可)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9 . 虽然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出自一位美国人的发明,但英国对此类发明的讯息及技术资料,比当时任何一国都更有兴趣。英国人本来就有航海的传统,由市场需求和巨额利润刺激起来的热情,越发驱使他们倾心于对轮船的仿造。材料强调(     
A.美国拥有新式交通技术优势B.世界市场奠定欧洲工业革命基础
C.英国社会环境易于技术推广D.交通技术创新引发欧美经济转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历代中央王朝都十分重视管理水资源,兴建水利工程。如表所示为汉至明清时期在西域兴修农田水利的情况。

西汉武帝时期据《汉书》记载,搜粟都尉桑弘羊上奏汉武帝,建议在西域进行水利建设,通沟渠,“置校尉三人”来管理屯田、鼓励修建渠道,种植五谷,发展农业生产。当时,轮台、渠犁一带的灌溉面积达五千顷以上,说明屯田和水利开发已有相当规模
东汉时期随着屯田范围不断扩大,水利开发进入大发展时期。文献记载,西域地区设有专门官吏管理水利建设。东至哈密、吐鲁番,南至若羌、和田,西至喀什、莎车,北至轮台、库尔勒,都有灌溉工程分布
唐代《新唐书·西域传》记载,焉耆“逗渠溉田,土宜黍、蒲陶,有鱼盐利”,说明当时焉耆地区已经修建水利工程进行灌溉,种植粮食作物。《大唐西域记》在“于阗篇”中记载,“城东南百余里,有大河西北流,国人利之,以用溉田”。一些考古资料表明,唐代高昌地区的水利建设和管理也达到了一定水平
宋元时期新疆水利事业稳步发展,无论是水磨的使用,还是坎儿井更为广泛的应用,都显示出新疆水利发展的历史连续性
明清时期乾隆、嘉庆年间,农田水利工程在新疆全面推行。为保护农田,新疆地区还修建了一些防洪工程。嘉庆、道光年间,伊宁和南疆地区灌溉有了较大发展

——摘编自牛志奇《从水利建设看历代中央王朝对新疆的治理》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西域农田水利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西域农田水利发展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