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启蒙运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5 题号:22960361
【中法关系】

材料一   17世纪末叶以后,中国文化信息传入欧洲,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的信心和依据。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君主专制比较有节制,承认中国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设置谏官具有发展生产和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的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的态度,他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生产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国国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陈宣良《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二战时期,中法为盟友,都为反法西斯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也因此结下深厚的友谊,但中法毕竟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促成它们建交的不止是二战时期的“浅薄缘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美苏冷战”。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英国是一个高贵的民族,英国人应该有自己的领导权力,不能再受美国的控制和摆布,于是他毅然脱离了美国,追求自主权。而当时的中国与苏联决裂,中苏形式严峻,中法两国都迫切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来巩固政权,同时更需要结交其他国家来增强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当然戴高乐支持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并从越南战争中退出,是中法建交的又一原因。两国有着共同的需求,所以戴高乐就产生与中国建交的念头。1963年他派总理富尔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双方在台湾问题上产生分歧,但法国还是同意与中国建交,断绝与台湾地区的外交关系,率先向中国伸出“橄榄枝”。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中国正式建交,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被外国媒体喻为“外交核爆炸”。

——吕芳《漫谈中法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文化的内容,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法建交的历史条件。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特的“中法(建交)精神”,请尝试概括“中法精神”的内涵。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大西洋时代

近代以来有关“世界重心转移”的话题常成为人们热门话题。早在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曾以“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作为人类文明流变之轨迹……从16世纪开始人类迎来了“大西洋时代”。在“大西洋时代”,欧洲及北美资本主义近代文明进一步发展、繁荣与演进,随后以种种形式影响了整个世界。


问题:
(1)“大西洋时代”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层面?请各举一例说明。
(2)你怎么看待西奥多·罗斯福对人类文明演变进行这样的划分?
2019-09-02更新 | 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是最早对体育问题进行探索的。弗吉里奥是将人文主义思想运用到教育实践的第一人,他的博雅教育思想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军事教育和休闲娱乐等。美尔库里亚利斯的《休操术》是体操教师的主要参考书,此书将体操从医学和人体健康角度进行分析。西尔维乌斯提倡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修身方法,是近代人文主义体育思想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对体育和教育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对西方近代体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洛克认为身体健康是成为绅士的基本。卢梭认为健康的身体是优良品德的基础。启蒙运动对整个西方世界文明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

——摘编自苏香远《三大思想运动对西方近代体育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体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时期体育思想发展的影响。
2024-05-02更新 | 2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以来,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业已产生,并且形成了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城市的工商资产阶级和在农业中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新贵族共同受到封建行会制度和国王推行的垄断制度的束缚,在政治上又处于无权的地位,他们强烈要求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是“君权神授论者”,认为议会是靠国王的“恩赐”才存在的,当他们发现议会难以驾驭时,就解散议会。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材料二   光荣革命之后,约翰·洛克回到英国。1690年,洛克出版了《政府论》。历史学家们认为,洛克是受命为光荣革命提供理论依据,证明其正当性。但实际上,《政府论》写于1682年或1683年,只是当时未发表而已。洛克摧毁了专制主义的思想基础,他认为主权在民,并且主权不能转移给任何人。因此,一位君主宣称拥有绝对君权站不住脚。政府应关注议会具有的立法权;国王是议会通过的法律的执行者。詹姆斯二世由于奉行有悖于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政策和做法而失去了国民的支持。

——摘引自[]弗兰克·萨克雷《世界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阐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结合所学,指出“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破坏了哪些由《大宪章》确立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说明洛克“摧毁了专制主义的思想基础”的理由,结合所学,说明启蒙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
2023-12-28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