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孝文帝改革(     
评价出处
礼俗之叙,璨然复兴,河洛之间,重隆周道,巷歌邑颂,朝熙门穆,济济之盛,非可备陈矣《魏书》
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廿二史札记》
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文王政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光四表《悬瓠方丈竹堂飨侍臣联句诗》
A.巩固了北魏政权的统治B.加快了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C.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变化D.调和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史料载,孝文帝认为“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朕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据此推测
A.迁都洛阳旨在统一中国B.迁都有经济方面的考虑
C.都城从平城北迁至洛阳D.洛阳有悠久的政治传统
2023-01-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史料记载,北朝正史记载的男女双方姓名均可考的民族通婚共241起。其中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有158起,占族际婚总数的65.6%,仅北魏一朝的民族通婚就有121起,这其中又以鲜卑与汉族联姻占绝大多数。这可用于说明北朝时期
A.民族隔阂已经消除B.民族交融出现高潮
C.民族政权和平更迭D.门阀制度趋于消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1981年宁夏固原北魏墓出土的木棺上的漆画(局部)。经考证,漆画绘制于太和(477-499,孝文帝年号)年间,中心内容是中原地区的历史故事。画中人物的服饰除汉服外,大多穿着典型的鲜卑服;下方装饰连珠纹的团花图案,显示出波斯文化的重要特征。作为实物史料,该画可以证明当时
A.中原文化占据了统治地位B.鲜卑贵族阻挠孝文帝改革
C.与西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D.不同民族间存在文化交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C.改穿汉服D.学说汉语
6 . 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A.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B.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C.货币的功能和价值下降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控力减弱
2022-02-23更新 | 941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